2011版中小學數學新課標:附錄2第二學段綜合與實踐
來源:人教網 文章作者:奧數網編輯 2012-08-28 18:00:51

教育部公布了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11年版),下面是2011版中小學數學的新課標。
2011版中小學數學新課標:附錄2第二學段綜合與實踐
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11年版)第二學段(4~6年級) 綜合與實踐
例42 繪制學校平面圖。
按照確定的比例和方位,繪制校園的平面圖,包括圍墻、主要建筑、主要活動場所、道路等等。
[說明]本活動適用于五、六年級,目的是通過實際操作,讓學生更好地理解位置、方向和比例等基礎知識,掌握測量的方法。因為整個操作比較復雜,建議采用小組活動的形式,這樣做既有利于培養學生統籌規劃的實踐能力,也有利于學生體驗團結協作、獲得成功的快樂。
教學設計時,可以關注如下要點:
(1)選擇測量工具。最簡單的測量工具是指南針和皮尺(也可用步長近似測量)。
(2)在教師的指導下,各小組討論并形成基本測量方案,組內分工。小組完成實際測量后,繪制校園平面圖。
(3)交流。各小組展示本組繪制的校園平面圖,交流繪制的方法和過程(可以用壁報、幻燈等形式)。
例43 旅游計劃。
某人計劃用5天的時間外出旅游,所需費用大概是多少?
[說明] 適用于本學段的各個年級,要求可以不同。關于目的地和時間,教師可以根據實際情況提出。這個問題需要學生自己調查研究,認真制定計劃,根據計劃計算費用。因此,這是一個靈活的開放題。為了便于調整計劃,可以先考慮幾種方案,然后、比較篩選,也可以分小組活動,分工調查、集體討論后制訂一個統一的計劃。
在學生報告結果時,教師應要求學生能對自己和別人的方案進行評價。
例44象征性長跑。
為了迎接奧運的召開,某小學決定組織“迎接圣火、跑向北京”的象征性長跑活動,學校向同學們征集活動方案,請你參與設計,其中要解決的問題有:
(1)調查你所在的學校到北京天安門的距離約有多少千米?
(2)如果一個人每天跑一個“馬拉松”,要幾天能完成這項長跑?
(3)如果全班用接力方式開展這項活動,請你設計一個合理的活動方案。
(4)全班交流、展出同學們的不同方案,說明各個方案的特點,同學之間評價方案的優缺點,推薦本班的最佳活動方案。
[說明] 適用于本學段的各個年級,要求可以不同,可以分小組活動,分工調查關鍵數據(如調查學校到北京的距離,如果是北京的學校就要改變長跑的目的地,比如可以把目的地改為延安)、學生分組集體討論后,可以制定一個計劃,自主提出適合自己班級特點的“長跑方案”,比如,可以給男、女生提出不同的日跑量,提出哪一天跑到“中途某一個城市”,等等。因此,這是一個靈活的開放題。教師可以組織學生交流不同方案,同學之間評價不同方案的優缺點,推薦本班的最佳活動方案,豐富學生的活動體驗。
例45 估計高度
珠穆朗瑪峰有多高?北京電視塔有多高?它們的高度分別相當于幾個教室的高度,或相當于多少個學生手拉手的長度?還可以用哪些你熟悉的事例來形象地描述這些高度?
[說明]本例引導學生用自己熟悉的數量作為單位描述實際問題中較大的數量,有助于學生感知和認識大數,進一步發展數感。
這個活動所采用的數據,可以是人們較為熟悉的(如珠穆朗瑪峰的高度),也可以通過咨詢、查閱資料獲得(如北京電視塔的高度)。開展活動時,應當注重根據本地區、本校的實際,從學生身邊的事物中選取素材和數據。
例46 分類計數。
將圖13中邊長分別為3和4的正方體的表面刷上紅色的漆,再將其分割成邊長為1的小正方體。探求滿足下面條件的小正方體的數量規律。
(1)邊長為3的正方體中,三面、兩面、一面有紅色的小正方體各有多少個?
(2)邊長為4的正方體中,三面、兩面、一面有紅色的小正方體各有多少個?
(3)將正方體的邊長分別改為5和6,結果如何?
(4)分析上面三個問題的求解過程,你能發現什么規律?
[說明] 本活動可以幫助學生積累由特殊到一般、尋找規律的數學經驗,同時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空間想象力。在逐漸深入的探討過程中,要引導學生把握問題的共性,從而得到一般性的結論。在活動的過程中,教師應鼓勵學生由特例提出新問題,推動思考的深入,并歸納一般規律。鼓勵學生用自己的語言和數學語言正確地表達他們發現的規律。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對于解決問題有困難的學生給予指導、幫助;對于學有余力的學生,還可以引導他們進一步提出問題,如,沒有涂紅色的小正方體的個數是多少?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