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家長辭職陪讀為了啥?
來源:奧數網 2012-10-15 10:00:02

前不久,隨著中小學的開學,學校附近的學區房又火了一把,不少家長為了給孩子創造更好的學習環境、減少孩子花在路途上的時間和體力而選擇租房陪讀,有的家長甚至干脆辭職做起了“專職陪讀”,除了給孩子做飯、洗衣照顧起居之外,還變身“學霸”,跟孩子一起寫作業一起備考,家長付出如此大的人力、物力去陪讀,到底是為哪般呢?辭職陪讀,到底是賠還是賺?
辭職陪讀家長變身“保姆+學霸”
從某重點小學附近的一家中介公司工作人員處了解到,從今年八、九月份開始,就有一些小六畢業班的家長陸陸續續前來咨詢學校附近小區商品房的出租情況,離學校近的價格相對要高些,雖然如此,很多家長寧愿多花幾百元,也要圖這個方便。
而眾多的陪讀家長不光是不心疼錢去租房,有的甚至是排除一切披掛上陣,大有孤注一擲的架勢。李女士的兒子剛升入六年級,她就進入了“備戰”狀態,由于工作性質不是那種朝九晚五的硬性坐班制,她每天到單位就是點個卯,實在需要參加的會議她才露個面,能躲的就都躲了,工作也打包帶回家,成了SOHO一族。這樣一段時間后,她覺得還是不能全方位照顧好兒子,特別是自己在家忙工作就沒法陪著孩子寫作業,兒子進入六年級下半學期后,李女士索性跟領導提出了停薪留職的請求,每個月就拿那一千多的基本工資,用她的話說,“錢沒了可以再賺,兒子可就這么一次小升初,絕不敢有半點兒閃失!”回到家專心做起了“全陪”的李女士,簡直比上班還要忙,先是又托熟人又花大價錢地租了一套離學校僅需步行五分鐘的兩居室,將兒子學校發的練習冊都買雙份的,兒子白天去上學,她就在租的房子里潛心學習,一邊做題一邊看輔導書的講解,琢磨出題人的“陷阱”。每天晚餐,李女士都會準備一大桌“補腦宴”,魚類、蛋類、肉類、蔬菜可謂營養全面,除此之外,她還專門給孩子換著樣地煲湯。為了緩解兒子學習的疲勞,李女士從網上學習了如何按摩解壓,每天飯后都給兒子揉揉捏捏半小時。晚上兒子熬夜寫作業,她也陪在一旁一起寫,兒子做什么題,她就做什么,預習、復習都是同步進行,倆人“比學趕超”。“陪著他寫一方面是監督他,另一方面也是讓他別感到跟孤軍奮戰似的,老媽陪他一起寫多給力啊!”就這樣,李女士每天跟兒子保持作息上的高度一致,六、日更是陪著孩子去上課外班,兒子在前面記,她坐在后面記,回家再兩個人對一遍。用李女士自己的話來說,現在就是讓她去替考,她都能考個八九不離十。
陪讀性價比低“陪”不好就得“賠”
像李女士那樣的全職陪讀媽媽,寧可不要獎金,不要職稱,丟了工作也在所不惜地要幫孩子考好試,這種大無畏的“犧牲”精神引來了周圍親朋好友的夸贊與羨慕,連孩子同學的家長也說:“看人家那五好媽媽,這當媽得多不易啊!”頭頂著這樣的“光環”,肩負著“神圣”的使命,這些“全陪”媽媽可以說是義無反顧,而孩子爸爸也是全力支持,一句“你只要管好孩子,其他的都不用你們娘倆兒操心,賺錢有我呢”常掛在嘴邊。
一些家長甚至精打細算了一筆賬,“我現在一年不工作,也就損失個三萬來塊錢,可孩子要是考不上重點中學,光花借讀費一年就得兩萬,以三萬換六萬,值!”乍看這小算盤打得是挺有道理的,但事實并非這么如意。一位六年級的男生給心理咨詢師打電話時稱“感覺自己要瘋了”,原因就是他的媽媽放著自家的飯館不管,全天候盯著他,飯館生意受影響,她在電話里對員工大喊大鬧卻不到店里看看,然后這股怒氣又發泄到了孩子的身上,每天嘮叨著自己為孩子付出了多少多少,孩子覺得被壓得喘不上氣來,親子關系也緊張起來。據了解,像這樣的情形相當普遍,畢業班的孩子正處在青春期的萌芽階段,本來就有逆反心理,家長這么“把著”,孩子更容易對學習產生厭煩,一旦孩子跟家長對著干,反而適得其反。這樣看來,“陪”讀的性價比并不高,搞不好還會“賠”,到頭來兩頭誤。
陪讀,其實是對孩子能力的不信任
家長為什么放下自己的事業而去鉆研孩子的“事業”呢?其實他們也是不得已而為之,《孫子兵法》講過“知己知彼,百戰不殆”,要想把題做對、做快,就得對出題人的思路了如指掌,而在父母們看來,這么小的孩子還沒有足夠的能力看透、摸準其中的“陷阱”,只好他們親自上陣,會會這些題目,了解了對方的“戰術”,再指導孩子來一一對付,一位家長感慨道:“就跟小時候給他喂吃的似的,蘋果太硬,他咬不動,我就嚼碎了喂給他吃,現在是他的思維能力還沒辦法很好地解決這些問題,大人就來給他幫幫忙,把那些東西掰開揉碎以后再遞給他消化。”
除了給孩子講題,有的家長陪讀、陪寫的另一目的在于通過做題了解考點,找到孩子弱點,好有針對性地給孩子“自檢”,查漏補缺。不少家長都表示,自己的孩子根本就不知道該怎么復習,更別提總結自己的弱項在哪里,只能家長給孩子制定一個計劃,讓孩子按部就班地去照做。“一問孩子你覺得自己哪科哪項掌握得不好,孩子根本說不上來,但是考試成績就是上不去,我這么大歲數的人了誰愿意看那些應用題、方程式啊,可你要是不替他上心,他自己就得越落越遠了!”市民劉先生道出了自己的無奈,每天他都要查看兒子的作業,鉆研大綱要求,然后再針對孩子的出錯點從輔導書里找到類似的題“出卷”,原本應該由孩子自己來做的復習和補漏都讓他一人包辦了,孩子只管埋頭做題就行。
事實上,家長對孩子能否自己把學習搞好的諸多擔心、焦慮都是源于對孩子的能力缺乏信任,與其放任孩子自主學習而讓他們感到揪心扒膽的,還不如自己費點兒力氣費點兒錢來換個心里踏實,但這對于孩子來說未必是好事,孩子缺少了鍛煉自主學習能力的機會,易產生依賴性強、自覺性差等現象,甚而有的孩子會覺得父母是在“監視”自己、“指揮”自己,因此產生自卑和抵觸的心理。
專家說法:一味陪讀沒用找準問題是關鍵
學習本應是孩子自己不斷認識、總結和提高的過程,然而家長卻站出來替他“蹚道”,看似“捷徑”,實則剝奪了孩子鍛煉的機會,即使偶爾能把考試對付過去,也不利于學習能力、認知水平的提高。天津市青少年心理研究中心主任王虹翔介紹,如今在中小學中,家長放棄自己的工作而專心“陪讀”的現象并不少見,特別是在白領、個體經營者等群體中更多一些。家長們覺得機不可失失不再來,如果孩子考不上重點中學,那么這輩子就毀了,所以即便放棄自己正處于上升期的事業,也要對孩子“抓緊”。可是,六年級的孩子正處于青春期逆反的一個小高峰階段,家長的這種“死盯”是對孩子的一種壓制,而且作為母親,本來就有愛嘮叨的習慣,如果“全陪”在家,那么這種嘮叨就從過去的“子彈射擊”變成了“狂轟濫炸”,特別容易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甚至出現“非考砸不可”、離家出走等極端現象,親子關系陷入緊張狀態。
王虹翔建議,家長對于孩子最好還是采取啟發教育,身教多于言教,在孩子學習的時候家長少看電視,可以看看自己工作方面的書,給孩子起到表率作用,并且為孩子營造和睦溫馨的家庭環境。家長可以適當地為孩子輔導功課,起到答疑解惑的作用就好,不要盲目地為孩子補課。值得注意的是,家長應該跟孩子講明學習的目的,然后一起找找孩子成績不高的原因,有些孩子是因為生理原因造成的注意力不能集中,比如說缺鐵、缺鈣,還有的是心理問題或學習方法不對路,家長也可以請專家幫助孩子進行科學鑒定,找準原因再對癥下藥,不要一味地“陪”讀。
編輯推薦: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