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例題7、
如圖,從A至B為下坡路,長16千米,從B到C為平路,長17.5千米;從D到C,為下坡路,長12千米。甲、乙二人從A、D兩地相向而行,他們下坡路的速度都是每小時8千米,在平路上都是每小時5千米,問經(jīng)過多少小時后,他們在平路上相遇?
舉一反三7、
1、如圖,從A至B為下坡路,長11千米,從B到C為平路,長8千米;從D到C,為下坡路,長14千米。甲、乙二人從A、D兩地相向而行,他們下坡路的速度都是每小時5千米,在平路上都是每小時4千米,問經(jīng)過多少小時他們在平路上相遇?
2、如圖,從A至B是1千米下坡路,從B到C是3千米平路,從C到D是2.5千米的上坡路。小張和小王步行,下坡的速度都是每小時6千米,在平路上都是每小時4千米,上坡路都是每小時行2千米。小張和小王分別從A、D同時出發(fā)相向而行,問多長時間后他們相遇?
3、如圖,從A到B是下坡路,從B到C是平路,從C到D是上坡路。小張和小王步行速度分別都是:上坡每小時4千米,平路每小時5千米,下坡每小時6千米。二人分別從AD兩點同時出發(fā),相向而行,經(jīng)過1小時在E點相遇,已知EC距離是BC距離的,當小王到達A后9分鐘,小張到達D。求從A到D的全部距離。
典型例題8、
甲、乙二人同時從山腳下開始爬山,到達山頂后就立即下山,二人的下山速度是上山速度的1.5倍,而且甲的速度比乙的速度快,出發(fā)1小時后,二人在距離山頂600米處相遇,當乙到達山頂后,甲恰好到達半山腰。問甲上下山共用多長時間?
舉一反三8、
1、甲、乙二人同時從山腳開始爬山,到達山頂后就立即下山,二人的下山速度都是上山速度的2倍,而且甲的速度比乙的速度快,出發(fā)1小時后,二人在距離山頂600米處相遇,當乙到達山頂后,甲恰好到達半山腰。問甲上下山共用多長時間?
2、甲、乙二人同時從山腳開始爬山,到達山頂后就立即下山,二人的下山速度都是上山速度的1.5倍,而且甲的速度比乙的速度快,出發(fā)2小時后,二人在距離山頂600米處相遇,當乙到達山頂后,甲恰好到達半山腰。問甲上下山共用多長時間?
3、甲、乙二人同時從山腳開始爬山,到達山頂后就立即下山,二人的下山速度都是上山速度的1.5倍,而且甲的速度比乙的速度快,出發(fā)3小時后,二人在距離山頂6900米處相遇,當乙到達山頂后,甲恰好到達半山腰。問甲上下山共用多長時間?
典型例題9、
甲、乙二人同時從山腳出發(fā)開始爬山,到達山頂后就立即下山,二人的下山速度都是上山速度的2倍,甲到達山頂時,乙離山頂400米,甲回到山腳時,乙下山剛走完.山腳到山頂?shù)木嚯x有多少米?
舉一反三9、
1、甲、乙二人同時從山腳出發(fā)開始爬山,到達山頂后就立即下山,二人的下山速度都是上山速度的1.5倍,甲到達山頂時,乙離山頂500米,甲回到山腳時,乙下山剛走完 。山腳到山頂?shù)木嚯x有多少米?
2、甲、乙二人同時從山腳出發(fā)開始爬山,到達山頂后就立即下山,二人的下山速度都是上山速度的2.5倍,甲到達山頂時,乙離山頂300米,甲回到山腳時,乙下山剛走完 。山腳到山頂?shù)木嚯x有多少米?
3、甲、乙二人同時從山腳出發(fā),開始爬山,到達山頂后就立即下山,二人的下山速度都是上山速度的2倍,甲到達山頂時,乙離山頂300米,甲回到山腳時,乙下山剛走完 。山腳到山頂?shù)木嚯x有多少米?
典型例題10、
李師傅從甲地到乙地,若每分鐘比原計劃多走6米,可比原計劃提前4分鐘到達;如果每分鐘比原計劃少走5米,就會比原計劃遲4分鐘到達。甲、乙兩地相距多少米?
舉一反三10、
1、小華從甲地到乙地,若每分鐘比原計劃多走4米,可比原計劃提前2分鐘到達;如果每分鐘比原計劃少走3米,就會比原計劃遲到2分鐘。甲、乙兩地相距多少米?
2、小強從甲地到乙地,若每分鐘比原計劃多走5米,可比原計劃提前3分鐘到達;如果每分鐘比原計劃少走4米,就會比原計劃遲到3分鐘。甲、乙兩地相距多少米?
3、一輛汽車從甲地開往乙地,若每小時比原計劃多走15千米,可比原計劃提前3小時到達;如果每分鐘小時比原計劃少走10千米,就會比原計劃遲到3小時到達。甲、乙兩地相距多少千米?
典型例題11、
客貨兩車分別從甲、乙兩地同時出發(fā),相向而行。相遇后,客車再行貨車在相遇后又行了5小時到達甲地,兩車經(jīng)過幾小時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