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學論文 > 小學語文教學論文 > 四年級語文教學論文 > 正文
2013-12-19 18:38:01 下載試卷 標簽:四年級 教學論文 孩子與戰爭
作者簡介
高洪波,詩人,散文家。先后出版過《鵝鵝鵝》等10部兒童詩集,《說給繆斯的情話》等兩部評論集,《波斯貓》、《醉界》、《人生趣談》等20部散文隨筆。作品曾獲全國第一、第三屆優秀兒童文學獎,第七屆“五個一”工程獎,冰心文學獎等獎項。現任中國作協書記處書記、創作聯絡部主任、中國作協兒童文學委員會主任。
主持人語
“控訴戰爭,呼喚和平”,是很多文學作品常見的主題。不過,這首詩在表現這一主題時可謂“以小見大”。通過孩子的眼睛去看,通過孩子的心去控訴,通過孩子的嘴去呼吁,讓整首詩在稚嫩的追問中愈顯沉痛,在強烈的對比中愈顯激越。
教師在教學這篇課文時,我覺得要在“讀”上多指導學生,讓學生在讀中體會詩情:
一、通過一些補充的資料來調動學生的情緒(如閱讀本單元的“閱讀鏈接”和“寬帶網”),切實感受到戰爭給人類帶來的巨大痛苦和災難。
二、朗讀時注意整首詩節奏的把握和情感的變化。詩歌前三節是不解與追間,語氣可以稍緩,最后一節是呼吁,聲調應該有變化。
這是一篇略讀課文,但教師不能只讓學生讀讀就了事。面對中年級后段的學生,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追尋作者的詩思,例如詩人為什么要選取大海、沙漠、夜空和草地四個典型性的場景分前三節中用了對比的手法,這樣寫有什么好處如果請你來呼吁,你能否對詩的最后一段補充新的內容這些問題的答案,在作者的自述中已經有所說明。另外,教學本課時要聯系到整個專題來考慮,盡量避免“單打一”。本專題之所以定為“戰爭與孩子”而不是常用的“戰爭與和平”,一方面是為了與學生的心理一更吻合,更重要的還因為,孩子是一戰爭中的最大犧牲品,是最無辜的人,而孩子又是人類的未來,制造戰爭的人實際上也是抹殺了人類的未來。從這個角度講,本詩實際上升華出了整個單元的主旨。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