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學論文 > 小學語文教學論文 > 一年級語文教學論文 > 正文
2013-12-20 11:01:48 下載試卷 標簽:一年級 教學論文 教學建議
2.按造字規律識字,體會古老的漢字美
《口耳目》一課的編排體現了編者強烈的漢字文化意識,可謂匠心獨運。一幅小鳥圖、一個甲骨文漢字“鳥”、一個現代漢字“鳥”,這中間濃縮的是漢字幾千年的變遷,滲透的是漢字象形的造字規律,隱隱傳遞的是中華文化的精華。相似的還有《日月明》一課中“日月明,魚羊鮮,小土塵,小大尖……”等。
3.生活情景中識字,領略真實的漢字美
《在家里》、《操場上》、《自選商場》、《菜園里》等課文通過插圖和文字創設了一個真實的生活情景,與兒童的生活密切結合,反映了學生的家庭生活、學校生活、時代生活等,拉近了識字與孩子生活的距離,更容易讓孩子喜歡識字,愿意運用漢字。
三、從課文選擇的童趣化,看兒童心理的關注
教材的選文,體現著編者的審美品味和價值取向。新教材大幅度更新課文,反映出編者對教材的精益求精和新的教材選文理念。新教材在繼承人教版教材一貫的典范性標準的前提下,又竭力體現出課文鮮明的時代氣息和豐富的文化內涵,而在一冊的教材中最引人關注的是課文的童趣化趨向,注意從兒童生活出發選文,引導兒童認識周圍社會和大自然,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
讀一讀新教材的每一篇課文,感覺是在和一個個聰慧天真的孩子聊天。“小兔小兔輕輕跳,小狗小狗輕輕跑,要是踩疼了小草,我就不跟你們好”這是孩子的視野,孩子的語言,孩子的想法。“影子在前,影子在后,影子常常跟著我,就像一條小黑狗”這是孩子的生活,孩子的游戲,孩子的幽默。“媽媽,這個布熊是我送您的生日禮物。您總是忘了自己的生日,今天我把生日借給您!”這是孩子的聰明,孩子的心愿,孩子的可愛。
選文注重童趣,是對兒童的最大尊重,對兒童世界的最大關注。想一想,連我們大人都會被這些充滿童真童趣的文章所感動,孩子們能不喜歡嗎?孩子喜歡課文,那是我們的教材帶給語文教學改革的最大財富,也是教材給先進的語文教學理念所提供的最寬敞著陸平臺。
四、從練習設計的綜合化,看學習方式的轉變
語文課程標準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為了讓一年級的孩子盡快適應學習方式的轉變,在練習設計上有了新的突破,傾向于綜合化。
1.從學習途徑的綜合化體現自主。新教材的課后練習和語文園地能從孩子的角度出發,激勵孩子參與語文實踐活動,最顯而易見的表現是題目以“我會”的形式出現,“我會讀、我會寫、我會說、我會畫”,貫通多種學習途徑,多通道學習語文。《四季》的課后練習是“你喜歡哪個季節?為什么?把你喜歡的季節畫一畫。”更是融想象、說話、畫畫等為一體。
2.從問題設計的開放化體現探究。開放的問題意味著答案的多元化,孩子們作答可以聯系課文內容,又不拘泥于課文內容。學生需要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合理想象,多向探究,創造性地運用語言。例如:《雪孩子》一課的練習“想一想,雪孩子還會回來嗎?”《小松鼠找花生》一課的練習“想一想,花生真的被摘走了嗎?”等。
3.從練習設計的生活化體現合作。新教材設計了許多向學生生活擴展和延伸的練習,例如認姓氏字、認牌匾字等,溝通了課本識字和生活識字兩個系統;又如《自己去吧》一課的練習是“最近你學會了什么?是怎么學會的?”使課文內容和學生生活溝通。把語文學習與學生生活聯系起來,讓學生體會到,語文學習在生活中無處不在。而在教學中,同桌或小組間的相互交流,成果的展示,心得體會的發表等使合作學習有了一個最好的基礎。
五、從裝幀版式的人性化,看教材功能的擴張
教材的裝幀設計和編排版式不僅僅是單純的外在形式的美觀范疇,也不僅僅只是美術編輯、美工設計的職責,它是最外顯地闡釋著教材的編寫思想,反映了編寫人員的整體的教育修養和人文素養。人教版新教材的裝幀和版式顯示出以人為本、以兒童為中心的指導思想。教材采用大32開本,具有現代氣息,又符合一年級孩子的閱讀視野要求。教材字體的選擇、字號的大小、行距的設定比較科學,使人閱讀時感覺寬松而不局促、舒服而不壓抑。教材色彩鮮艷明快,整體采用冷色調,讓人感覺寧靜平和。教材插圖除“天安門升旗儀式”采用照片外,均采用手繪兒童畫,貼近兒童,符合兒童的審美心理,易于為孩子接受,并且在排版處理上多處運用漸變,形成圖文一體又清晰可辨的效果。所有這些,使人教版新教材的教育功能得到了擴張,對兒童的心理、審美、健康等都有積極影響。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