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學論文 > 小學英語教學論文 > 一年級英語教學論文 > 正文
2013-12-31 14:12:19 下載試卷 標簽:教學論文 小學英語 英語教學論文
小學低段英語認讀能力缺失和對策
一、詞句認讀——小學英語教學容易被忽略的環節
隨著中小學英語課程改革的有力推進,小學英語教學凸顯了可喜的成效。但筆者在最近的幾次口語測查中就注意到了這樣一些現象:許多學生對于圖文并茂出示的單詞,能大聲、準確地讀出來,然而一旦將圖片進行遮擋,竟約半數學生會一時愣住。有些學生能流利地和老師、同學進行口語對話,但一旦翻開課本面對同樣的語句,卻是一團霧水。難道久遠的“啞巴”英語變成了“文盲”英語了嗎?
鏡頭一:語句移位,形同陌路
筆者在一次口語抽測的時候,看見了一位平時口語還不錯的學生在測試完后眼淚汪汪的模樣,于是上前詢問。她很委屈地說:“這次口試好難,很多內容我都沒學過!”筆者覺得很奇怪,這些內容都來自課本。于是打開課本找出其中的一些內容給該學生看,誰知她想了想,立馬讀了出來。原來出現在書中的詞句她都認識,但是它們“跑”到試卷上,稍微改變一下順序或內容,她就不認識了。
鏡頭二:倒背如流,有口無心
每每在英語晨讀的時候,路過每個教室都能聽到孩子們朗朗的讀書聲,部分孩子對要求朗讀或背誦的文章早已爛熟于心,倒背如流。但是不難找到這樣的學生,雖能朗讀地非常準確,背誦地十分流利,但如果隨意指認一句,卻要停頓許久才能讀出,其實他們更多的是依賴圖片或記憶機械讀背,對單詞、句子的認讀從不在意。
現象剖析:太多學生在學習英語的起初階段都借助于直觀的圖畫和一味的機械記憶,忽略了對詞句音形結構的觀察,沒有養成良好的指讀習慣。一旦單詞、句型獨立出現,語句稍有變化,就不知所措,無法認讀與回答。試問,沒有建立在認識、理解記憶上的掌握,何來靈活運用呢!
二、實踐探索——提高認讀能力的應對策略
(一)加強語音滲透,掌握認讀技巧
1.創編積累,知曉字母常見發音
單詞是由字母組成的,而字母在單詞中都有著一些常見的發音。《PEP小學英語》教材從三下開始正式涉及英語字母學習,其中26個字母的名稱音中就包含了48個英語音素中的一半,學生如果掌握好了字母的正確發音,對于認讀單詞將是獲得了一把非常有用的鑰匙。
【教學案例1】
在教學交通工具bike等單詞時,除了告訴學生bike中的元音字母Ii/ai/的發音外,筆者還補充了幾個有著相同發音規律的單詞,并將這幾個單詞自編了一句簡單上口的句子,使得教學內容更加豐富靈活。
【案例分析】
在單詞教學中,教師要有意識地滲透語音教學來提高學生對單詞的認讀能力。不僅可以將字母發音結合單詞,還可以結合句子,給學生更多的信息量,體現語言的靈活性和多樣性。
2.觸類旁通,洞察字母組合發音規律
小學生剛開始認讀單詞時,大多是依據單詞的形狀來記憶。在之后了解了字母常見發音后,能根據單詞中含有的字母來猜測認讀單詞。但這種能力并不能快速幫助他們形成進一步認識生詞的技巧,只有積累了一定的字母與字母組合發音規則,學生才能學習自主地進行類比與學習。
【教學案例2】字母組合發音
如教學jeep一詞時,教師擴充了相關發音規律的單詞,并自編了一句繞口令。
【案例分析】
這種利用原有認知,有意識地引導學生觀察、類比、推測單詞讀音和自編繞口令等寓教于樂的方法,費時不多,但對學生理解語音規則很有幫助,也更好地提高了已學單詞的復現率和滾動量。
3.分解拼讀,培養見詞讀音能力
①單音素拼讀。拼讀兩個音素的組合包括輔音和元音的組合、元音和輔音的組合。其中輔音加元音這種組合方式與漢語拼音中音節聲母加韻母的構成方式是基本一致的。
②多音素拼讀。在拼讀過程中,可以將復雜的單詞分解成許多兩個音素的組合,每次只讀其中的兩個音素,最后達到對單詞的整體拼讀。
如:father/f/+/a:/——/fa:/——/?/+/?/——/fa:??/
這種分解拼讀的練習,即使學生在日后對單詞的認讀有所遺忘,但只要能根據字母或組合的發音規律慢慢回憶起來,就不會完全不知所云。
(二)注重音、形、義結合,培養認讀意識
1.音形義步步跟隨,強化整體認讀
對于低段學生來說,在教新單詞時,教師應將單詞與實物或圖片同時呈現,刺激學生的視覺、聽覺等多種感官系統,并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去觀察單詞的外形,模仿單詞的正確發音。避免只顧讀音,眼看圖片而遺忘認詞的現象。另外,在認詞的時候要培養學生sightwords的能力,也就是整體認讀能力。
【教學案例3】
在教學顏色單詞時,教師準備一些彩紙,然后將相應的單詞寫在彩紙上給予展示或操練。呈現完后出示題目colors,然后問問學生還知道其他的顏色單詞嗎,進而補充拓展。
【案例分析】
教師非常注重單詞的整體認讀。不僅僅只對某個單詞的整體感知,還包括了主題式的單詞整體認知,使學生明白這些單詞都同屬于color這個主題,之后再進行主題式的補充與延伸,使學生對單詞的記憶,意義更為明確,認讀更有指向,是一種很好地建構學生詞匯技能的活動。
2.借助板書設計,發散聯想認讀
板書既是對教學內容的提煉和概括,又是幫助學生認讀所學知識的重要手段,是教學的一個重要環節,不容忽視。教師可以將教學重點逐個板書,通過書寫的方式,給學生首次感知;可以用生動形象的圖表進行形象概括;也可以創造性引導孩子與單詞含義進行聯想,便于加深記憶、理解和鞏固知識,達到更好地認讀效果。
【教學案例4】
在教學big,small,tall,strong等單詞時,教師可以使用對比和夸張的板書設計,形象地通過書寫來呈現這些單詞,加強學生對單詞的首次感知。
如:bigsmallstrong
【案例分析】
心理學研究表明,刺激物的強度越大,新異物越強,都容易引起人們的不隨意注意,識記可能性也能增加。因此教師要善于抓住單詞音形義的某些特點,創造性地進行板書或簡筆畫設計,更多樣化的教會學生記憶單詞的方法,讓學生的思維都能插上想象的翅膀。
3.近似單詞識別,歸納比較認讀
培養小學生的英語認讀能力,加強指認、朗讀固然重要,但有意無意地引導學生認識、總結一些單詞構成的基本規律,可以更便捷、牢固地識別、記憶單詞。
有些單詞的詞形或讀音十分相近,在教學時可采用比較的方式找出不同點,著重進行記憶與認讀。如形近詞之間的比較:head-hand,board-bread,light-right;又如同音詞的比較:eye-I,two-too等。還有很多合成詞,看上去比較長,對認讀和記憶有較大的沖擊力,但實際上并不難。如weekend,pencil-case,blackboard等,教師只要稍作點撥,學生的心智就能開啟,“堡壘”會很容易被攻克。
點擊下一頁查看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