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小升初今年真“變臉”了?
來源:奧數網整理 2014-05-26 15:59:45

6月將近,隨著今年鄭州小升初招生計劃出爐,許多小學畢業生的父母顯得很焦慮了。
原因在于近日公布的兩項招生政策:一邊要求今年小升初不得考試,一邊則允許民辦學校繼續組織“綜合素質評價”。家長們不禁疑問,今年的小升初政策真的“變臉”了嗎?
新政出臺家長糾結
因為兒子今年小學畢業,家住鄭州市二七區的陳艷靜最近特別關注小升初的新聞。但隨著政策的日漸明朗,她卻更糾結了。
令陳艷靜不安的先是3月份省教育廳公布的《關于做好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招生工作意見》。意見要求,包括公辦和民辦學校在內,今年小升初一律不準采取考試方式選拔學生。“真的不考了?說不考就不考了?”為了能讓兒子上一所好學校,陳艷靜兩年前就給孩子報了英語和數學兩個輔導班。
像陳艷靜一樣,新政策的出臺讓許多學生家長糾結不已,而大家更想知道,如果不考試,民辦學校今年怎么招生?
眾說紛紜之際,5月12日,2014年鄭州市區民辦學校初中招生政策終于出爐。值得注意的是,今年民辦學校仍將像去年一樣對報名學生統一進行“綜合素質評價”,但評價內容有所調整:去年的“綜合素質評價”包括過程性評價和學業水平評價兩方面,今年除了前一項沒變化外,學業水平評價被改為階段性評價。
“過程性評價就是指學校出具的學生在校期間的綜合素質手冊,但以往民辦學校招生其實只認考分,也就是說,學業水平評價的結果更關鍵。”鄭州市中原區一小學畢業班班主任程杰告訴記者。
那么,今年的這個階段性評價到底評價啥?要不要考試呢?按照新招生政策,階段性評價要“淡化知識記憶性評價,強化綜合能力和發展能力素質評價,側重閱讀與欣賞、思維與應用、科學與社會、品質與能力等綜合素質”。
“閱讀與欣賞就是考語文,思維與應用等于考數學。”不少受訪家長都表示,換一種形式的說法不代表真正不考語數外了。“這種所謂的‘綜合素質評價’其實就是變相的考試選拔。”去年剛陪女兒經歷過小升初大戰的鄭州市民周其昌在一論壇里發出的提醒得到了不少家長的認同。
家長們的看法在一些小升初培訓機構似乎也得到了印證。針對今年政策中備受關注的“禁考奧數”,記者咨詢了一些小升初培訓班,其中不少培訓班都對這一政策不以為然。“我們的培訓現在不再刻意強調奧數這個概念,但奧數絕不可能不考,況且奧數的范圍根本沒有清晰界定。”位于紫荊山路附近的一家培訓機構的工作人員直言。
取消考試阻力重重
公辦學校學費低離家近,民辦學校費用高得住校,可大家為啥還拼命往民校里擠?“因為生源好,升學率高。”許多家長的答案如出一轍。
多年來,鄭州民辦中學憑借可以自主選拔考試的“優勢”,從各個小學籠絡優質生源。生源好了,升學率就有保障,反過來又吸引更多的學生報考,由此形成招生良性循環。
有專家指出,民辦學校作為公辦教育的有力補充,近年來有效緩解了地方政府在義務教育階段的壓力。但小升初競爭激烈如高考,也讓無數學生和家長身心俱疲。在采訪中,許多家長都表示,能否取消一切形式的考試、測評,讓民辦學校像公辦學校一樣實行就近入學?
對此,民辦學校反應強烈。“沒有考試,就無法確保生源質量和升學率,學校的聲望肯定受影響,這對于靠學費生存的民校來說,無疑是巨大打擊。”某民辦學校一位姓李的副校長表示,國家相關法律法規賦予民校自主辦學和招生的權利,而且家長的擇校意愿是一種市場行為,這些因素理應得到尊重和保護。
此外,也有不少家長反對取消考試。在一家省直單位工作的周女士就認為:“考試是一種相對公平的招生方式,如果不考試,誰能保證不會出現各種托關系、走后門的現象?”
周女士的擔心不無道理。鄭州市教育局副局長田保華坦言,考試也是一種評價方式,目前的社會誠信體系還沒有達到僅憑小學6年的綜合素質評價來決定學生錄取的程度。由此可見,無論是家長還是教育主管部門,對取消考試后能否保證招生的公平性,都心存疑慮。
破解難題方向已定
盡管小升初擇校熱高燒難退,但盡快破解這道難題,已是全國上下的共識。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中提出,“義務教育免試就近入學,試行學區制和九年一貫對口招生”,已經為未來的義務教育招生改革定下了基調。今年1月,教育部印發《關于進一步做好小學升入初中免試就近入學工作的實施意見》,也在制度層面做好了準備。
“在全國范圍內,小升初實施免試就近入學,可以說已是大勢所趨。但短期內,只要教育資源不均衡的狀況還存在,家長和學生擇校的沖動就不會消失。所以解決擇校難題,不能只靠取消考試這種形式,更應在地區間推動教育資源合理循環流動,真正讓牛校不牛、差校不差。”長期關注教育政策問題的鄭州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副教授何水表示。
事實上,有關部門早已認識到進一步促進教育資源均衡化才是根治小升初擇校難題的“良方”。2012年出臺的《鄭州市優質教育資源促進計劃》就提出,要在五年內使全市中小學優質教育資源整體覆蓋率達到85%,其中義務教育優質資源覆蓋率達90%以上。教育部《實施意見》中也提出,各地要統籌義務教育資源均衡配置,整體提升辦學條件和辦學水平,為小升初工作夯實良好基礎。
此外,一些教育界人士指出,部分家長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傳統成才觀也應轉變,“要認識到孩子的成才之路并非只有進名校、成績好這一條。”在中原區一中學擔任心理輔導老師的李真說:“如果過大的學習壓力導致孩子的個性和愛好被抹殺,我們培養孩子的目的又何在?”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