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與植樹的故事
來源:奧數網 2015-04-24 15:21:52

孫中山先生是我國近代史上最早倡導植樹造林的人。1893年,他起草了著名的政治文獻《上李鴻章書》,指出中國欲強,須“急興農學,講究樹藝”。辛亥革命以后,孫中山先生提出了在中國北部和中部大規模進行植樹造林的計劃,規劃了農業現代化的遠景。1924年,他在廣州的一次講演中強調:“防止水災和旱災的根本方法都是要造森林,要造全國大規模的森林。”此后,他在許多著作和講演中,反復強調毀林的危害性和植樹造林的重要性。
1915年,在孫中山先生的倡議下,當時的北洋政府正式規定了每年清明節為植樹節,自此我國有了植樹節。后因清明節對我國南方來說植樹季節太遲,同時也為了紀念孫中山先生,國民政府又將孫中山先生的逝世日——3月12日定為植樹節。1979年,新中國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再次決定確定每年的3月12日為我國的植樹節,以紀念一貫倡導植樹造林的孫中山先生。
除孫中山先生外,歷代許多名人與植樹有聯系,傳出了不少趣聞佳話。
西周“常勝大將軍”沙俊其,每打一次勝仗后,都要命令全軍將士在沙場上“人種一樹,以慶武功”。
三國東吳名醫董奉,醫術精湛,濟貧善施,為人治病不收錢財,只有一個特別的條件:治好一個普通病人,種一株杏樹;治好一個重癥病人,種五株杏樹。天長日久,他的房前屋后竟有10余萬株杏樹,他自己也被人稱為“董林杏仙”。后來,每當杏子成熟,董奉把它換成糧食,賑濟窮人,這就是歷代傳為美談的“杏林佳話”。
唐代文成公主遠嫁西藏松贊干布,她從長安帶去柳樹苗,種植于拉薩大昭寺周圍,以表達對柳樹成蔭的故鄉的思念。因此,這些樹被稱為“唐柳”或“公主柳”,現在已成為藏漢友好交往的歷史見證。
近代愛國名將馮玉祥愛樹如命,曾在軍中立下護樹軍令:“馬啃一樹,杖責二十,補栽十棵”。他駐軍北京,率領官兵廣植樹木,被譽為“植樹將軍”。駐軍徐州時,帶兵種植大量樹木,并寫一首護林詩喻示軍民:“老馮駐徐州,大樹綠油油;誰砍我的樹,我砍誰的頭。”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