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對孩子的學習成績影響
來源:搜狐教育 名校家長 2016-06-02 11:37:09

運動對孩子的學習成績影響
身為70/80后的我們,一定對體育課被所謂的主課占用印象深刻吧,有了自己的孩子后,你是不是也曾經萌生過這樣的念頭:孩子學習時間寶貴,還是不要運動了吧.....來來來,耐心讀完這篇既有故事,也有科學結論的好文,文章有點長,但對我們了解運動對于孩子的成長,乃至我們最為關心的學習成績問題,都有非常大的益處!
“零時體育計劃”帶來的改變芝加哥附近有一所中學實施零時體育計劃,即在沒正式上課之前,讓學生早七點到校,跑步、做運動,要運動到學生的心跳達到最高值或最大攝氧量的70%,才開始上課。
一開始時家長都反對,孩子本來就不愿早起上學,再去操場跑幾圈,豈不一進教室就打瞌睡?結果發現正好相反,學生反而更清醒,上課的氣氛好了,記憶力、專注力都增強了。
原來我們在運動時會產生多巴胺、血清素和正腎上腺素,這三種神經傳導物質都和學習有關。多巴胺是種正向的情緒物質,人要快樂,大腦中一定要有多巴胺,我們的快樂中心伏隔核里面都是多巴胺的受體。我們看到運動完的人心情都愉快,打完球的孩子精神都亢奮,脾氣都很好。
血清素跟我們的情緒和記憶有直接的關系。血清素增加,記憶力變好,學習的效果也更好了。很多抗憂郁癥的藥都是阻擋大腦中血清素的回收,以使大腦中的血清素比較多。正腎上腺素跟注意力有直接的關系,它在面對敵人決定要戰或要逃時分泌得最多。正腎上腺素使孩子的專注力增強。所以學生心情愉快、上課專心,記得快、學得好,自信心與自尊心也提升了。
他們還做了一個實驗,將學生最不喜歡、最頭痛的課,如數學,排在上午第二節課上或下午第八節時上,結果發現上午那一組的學習比較好,好到兩倍以上。因為運動完的神經傳導物質在上午第二節課時還在大腦里,但是到下午時就已經消耗殆盡了。
一學期下來,這組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比正規上體育課的學生高了10%,而且打架事件也減少了。在全美30%的人過胖時,他們學校只有3%。這些數據開始讓美國的父母看到運動對孩子的學習和行為的幫助,就不再反對零時體育計劃了,反而早早地把孩子送到學校運動。現在美國已有很多州在推動這個零時體能運動。
研究者也發現在斯坦福成就測驗中,那些體能好的學生數學勝過全體的67%,英文勝過全體的45%。2004年由小兒科醫生、認知科學家等組合的團隊對學生健康做了一個評估,發現一周只要運動3到5次,每次30到45分鐘,就能大大提升孩子記憶、注意力和教室行為的正向效果。
看到運動對學生學習和行為的好處,學校體育課節數不但不該減少,還應該增加才對,我們應該讓孩子用最自然的方式來提升他的體能與學習效果。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