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和大家聊聊“起跑線在哪里”
來源:奧數網 文章作者:李睿老師 2016-06-07 11:18:52

“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這句充滿了爭議和讓大家又愛又恨的話著實影響了好多人。有些人信奉這句話,孩子不能輸在起跑線上,所以連qq都先給孩子掛好,這樣等孩子大了直接有一個太陽,沒輸;也有人不信,認為孩子自由發展就好,都是各種機構忽悠人騙錢才編出來這樣的話。這句話我經常聽,不過很少用,因為這句話是否有價值,取決于一個很核心的因素:起跑線是什么。
大家痛恨這句話,是因為“起跑線”被等同于“提前學”和報班。一個三年級的孩子如果只會三年級的知識,似乎被認為是一件不正常的事情,已經“輸在起跑線了”——我們可以用數學歸納法,如果三年級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那一年級應該做什么?在幼兒園應該做什么?在剛出生應該做什么?出生前應該做什么?照這樣的推理過程,每個想要孩子的人都應該努力學習——父母不努力學習,懷孕已經輸在起跑線上了。所以說,“提前學”和“報班”并不是起跑線的核心。人是一個復雜的生物體,任何一個身體上的疾病,都一定會在之前有所反應,而頭疼不一定是頭的問題,腳疼也不一定是腳的問題。學習的道理相同,很多時候,成績的差別的原因,不在學習。
孩子學習行為和成績之間并不是短期正相關關系。有一次在群里和大家討論學下棋,我覺得,音樂、下棋這兩種看起來和課業完全無關的東西,其實和成績有著莫大的關系。音樂對孩子的智力和思維的開發的作用是有科學依據的。通常看來,學音樂的孩子的觀察能力更加細致,腦和手的協調能力更強,而且有一定的鉆研精神;下棋則更多的是對思維和靜心的鍛煉。我在帶學生的時候,往往先和他們聊天,問問他們對音樂和下棋是否有興趣。我發現,小時候有一定音樂基礎的孩子,往往更容易靜下心做一件事情,往往更開朗。學過下棋的孩子,則是在邏輯思維和結構化思維上更具有優勢。
于是,如果我之前從來沒有發過文章,肯定有人認為我是開音樂培訓機構或者下棋培訓機構的。其實,音樂和下棋的益處,并不是“學過”就能實現的。我見過孩子學鋼琴,哭著進去哭著出來,我承認這樣能夠學到東西,也能考過級,甚至考過很高的級別,但是最終這個孩子不會比不學音樂的孩子更具有優勢——孩子沒有從音樂中找到快樂,記憶都是痛苦的,怎么能鍛煉各種意志品質。我看過一位老師的鋼琴公開課,他先和孩子講曲子的背景,拉著孩子跳法國的宮廷舞,因為他說,這樣的曲子要有這樣的感覺,專門請了管弦樂隊和孩子搭配。最后他問孩子:這樣彈有沒有比一個人彈有意思。孩子點了點頭。我想在這個過程中,孩子獲得了成就感,實現了之前“學習”的目的。
那么,我們推而廣之,其實大部分常規的“興趣愛好”都可能影響孩子的成績,關鍵是,孩子是被迫學習還是有一些主動性。其實大部分學習上的問題,都不是在學習過程中本身可以解決的。最近連續見了幾個被家長看來是不喜歡學習的孩子,每次聊天,都從他們所喜歡的東西說起。從孩子聊到他喜歡的東西的表現,是可以看出他的思維邏輯和未來的潛力的。有一個女孩,在游戲中自己組織10人團,當指揮。對戰術安排和各個人的優缺點了如指掌——這樣的孩子,其實沒有輸在起跑線上,而是輸在了在她的世界里,沒有人可以和她交流,沒有人告訴她,其實她的能力學點數學物理是非常簡單的事情。只要她找到了一個學習的理由,成績自然就會有大幅度的提高。
所以,起跑線在哪里?不是提前預習,也不是音樂下棋,而是孩子是否有一個健康的和積極的成長環境。我們和孩子交流,應當多一些策略指導,而不是簡單的做價值判斷。起跑線在我們所忽略的地方,要讓孩子不輸在起跑線上,用心關注孩子,而不是給孩子報班。
注:本文由李睿老師在家長幫社區發表的關于導致孩子之間學習差別的緣由之十二——起跑線在哪里。李睿,人稱“麥肯李”,因為喜歡吃麥當勞和肯德基獲名。學而思培優、學而思網校、智康1對1老師。專注研究教學,現任好未來教育研究院資深研究員。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