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級語文指導:識字與繪本閱讀
來源:奧數網 文章作者:孟凡悅 2016-06-07 11:18:52

一、源流識字的幫助
在一二年級的試卷中,最先出現的題型通常是給漢字加偏旁然后組詞,或者看拼音寫漢字,或者根據漢字寫出詞語等。為什么孩子會在這一部分寫錯別字呢?比如多寫了一筆或者寫成了音同字不同的字之類,原因在于哪里?馬虎,粗心,識字水平低?都有,但是同樣有非常重要的原因在于孩子對于字詞本身就存在不理解的問題,他只是在硬性地記憶。
我們常常看到孩子在學習生字時死記硬背、照貓畫虎的抄寫若干遍,這個漢字為什么這樣寫的原因卻不知道,只能一味的、機械重復抄寫、默寫,這樣很容易會使學生失去對語文學習的興趣,產生厭煩的心理。甲骨文的穿插教學就可以解決這樣的問題。甲骨文是一種比較成熟的文字,刻寫整齊、筆畫均勻、字形美觀,取法于天地、日月、山水、草木及鳥獸蟲魚,生動而直觀地反映了自然美,這非常符合小學生學習的特點。
例如:“貪”與“貧”。字形接近,學生書寫容易混淆。貪,《說文》:從今從貝,今聲,欲物也。貧,(金文,甲骨文未見)可以給學生這樣講:貪,上今下貝,非正當渠道獲得的錢財,只屬于今天,是暫時的,本義是當面拿不該拿的錢。經常見到有報道說某某貪官,收受賄賂,最后東窗事發,沒收家產。所以貪字如一幅栩栩如生的畫,描繪出一個人當前就想得財寶的急迫之狀。由此也為學生從小就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貧,上分下貝,介紹貝為什么在古代具有錢的作用之后,說出貧是把貝(錢財)分了就少了,就貧窮了。如此一講,學生就不會再混淆了,而且更容易記住了。
二、繪本閱讀的幫助
傳統的閱讀文本,僵化了教學方式,也拉遠了書本與孩子間的距離。而繪本卻讓孩子感受到閱讀的樂趣。因為在一二年級,孩子的思維是一種具體形象性的思維,而繪本以畫為主,字少但畫面豐富,以畫傳達故事情節,比一般的故事更能激發孩子的興趣,也更符合兒童早期閱讀的特點和習慣。
學習繪本,一是可以幫助孩子培養學習興趣,使用孩子最喜歡的、最容易接受的圖片,讓孩子自己豐富圖片的內容,找到學習閱讀的樂趣;二是幫助孩子培養語言能力,比如《我也可以飛》,在精彩部分多問問為什么,充分調動孩子的好奇,讓他想讀,愛讀,想說,愛說;三是幫助孩子增加知識,閱讀使孩子可以涉獵各方面的知識,拓展他的視野,如《大腳丫跳芭蕾》,就可以培養孩子對于芭蕾的了解;四是提升寫作能力,幫助孩子積累ABB式、AABB式等詞語,積累不同的句型,為寫作打好提前量;五是人格熏陶,如《小種子》,幫助孩子培養堅持不懈,面對困難不輕易放棄的精神。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