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語文教案 > 一年級語文上冊教案 > 正文
2016-11-08 17:49:17 下載試卷 標簽:小學語文 教案
教材簡析
這是一篇富有童趣的課文。一群天真活潑的小蝌蚪在尋找媽媽的過程中,不知不覺變成了小青蛙,并幫助媽媽一起捉害蟲。教材以童話故事的形式呈現了青蛙生長過程的科學知識,蘊含了從小能獨立生活、遇事主動探索的道理。
教學目標
1、認識“灰、迎”等8個生字。會寫“有、在”等6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通過朗讀感知青蛙的變化。
3、增強對科學童話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
1、圖文結合,讀懂課文,初步了解從蝌蚪到青蛙的變化過程。
2、體會文中用詞的準確性。
二、說教法學法
本課教學應圍繞讀書、識字的重點,把朗讀和看圖及隨課文識字結合起來,與觀察生活結合起來,與積極思考,努力發現結合起來。要注意不同學生的原有水平,在自主學習的基礎上,根據他們的個別差異進行有重點的、有針對性的指導。
三、說教學程序
(一)、導入、揭題。
(二)、圖文對照,讀通課文,學習生字詞。
1、借助圖畫,初讀課文,自學不認識的字。
2、檢查自學情況。
(三)、再讀課文,感悟小蝌蚪的變化及找媽媽的艱辛。
1、讀課文,看看小蝌蚪在找媽媽的過程中有什么變化。
2、再讀課文,想想小蝌蚪是怎樣找到媽媽的。
3、從小蝌蚪找媽媽的過程中,你體會到了什么?
(四)、指導寫字。、
1、認讀“條、變”。
2、指導寫字。
3、生獨立寫字,師巡視指導。
(五)、課堂小結。
(六)、板書設計
34、小蝌蚪找媽媽
小蝌蚪—變—青蛙
長出兩條后腿—長出兩條前腿—尾巴變短了—尾巴已經不見了
《小蝌蚪找媽媽》教學反思
本課抓住兩條主線教學,思路清晰。課文有兩條線索,一條是明線“找”,講了小蝌蚪在找媽媽的過程中,遇到鯉魚阿姨就迎上去問,看到烏龜像它們的媽媽就追上去喊,最后看到大青蛙才游過去叫媽媽。同時在找的過程中,它的身體發生一系列的變化,這是第二條暗線“變”。先長出兩條后腿,再長出兩條前腿,最后尾巴變短不見了,變成了青蛙。理清文章的思路,教學就圍繞著這兩務主線展開了。思路清楚,就能很好地駕控課堂,孩子們在學的時候也輕松明白,興趣盎然。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