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語文教案 > 三年級語文上冊教案 > 正文
2016-11-10 11:35:32 下載試卷 標簽:三年級 語文教案
教學內容:1、復習二下語文課本中的四首古詩:《草》、《宿新市徐公店》、《望廬山瀑布》、《絕句》。2、復習《中華古詩詞誦讀》中二下必背的十首古詩,《清明》、《涼州詞》、《贈汪倫》、《詠柳》、《大林寺桃花》、《題都城南莊》、《渭城曲》、《絕句》、《江畔獨步尋花》、《白梅》。
3、上學期末老師提供的有關春天的古詩若干首。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背誦古詩,并能初步感受古詩的意境。
2、激發學生學習古詩的興趣,并有背古詩的興趣。
3、積累古詩中的名句。
教學重點:正確、流利、有感情地背誦古詩。
教學難點:初步感受古詩的意境;積累名句。
教具準備:
1、語文書、《中華古詩詞誦讀》、自己收集的古詩等。
2、教學課件。
教學過程:
第一板塊:自由吟誦,激發熱情
師:小朋友,古詩一直以其韻律和諧、節奏感強、讀起來瑯瑯上口的特點深受人們的喜愛,相信你們也一定會背很多古詩了吧?今天讓我們先來秀一秀,不過不能重復別人的背誦。
[學生自由背誦古詩,當遇到困難的時候可請人幫忙,或大家一齊幫忙。]
【設計意圖】:讓孩子們自己吟誦古詩,從要求上可以降低對孩子的要求,可以選擇自己會背的古詩進行展示,既滿足了學生愛表現的心理需求,同時也能激起孩子爭強好勝之心,也為下面的“秀”做了鋪墊。
第二板塊:看圖吟誦,感悟詩意
1、先看圖,想想這幅圖是我們曾經學過的那一首古詩,再來背誦。
依次為:《宿新市徐公店》、《望廬山瀑布》、《草》、《絕句》
2、對照圖文,用自己的話簡單說說詩意。
3、齊背這四首詩。
【設計意圖】:這四首詩是上學期末所學,也是本學期課文中要求掌握的詩,通過看圖讓學生再現當時學的影像,通過說說詩意回憶之前所學,再通過背一背達到鞏固的效果。
第三板塊:名句吟誦,提升能力
1、出示填空,考考你: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2、你知道這句詩出自誰的那一首詩嗎?
背背含有此句的詩。
【設計意圖】:通過詩句的填空讓孩子們對于古詩中的經典名句有所了解,由詩句到作者到整首詩,讓學生從初級的背逐漸過渡到了解性質的背。這樣,對于孩子們對詩的感悟更具完善。
第四板塊:出題吟誦,激起興趣
[出示古詩題目,讓學生自由選擇會背的古詩進行吟誦。]
題目列表:《送元二使安西》、《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烏衣巷》、《漁歌子》、《鳥鳴澗》、《春日》、《春夜喜雨》《江畔獨步尋花》、《絕句》、《題都城南莊》、《大林寺桃花》、《竹枝詞》、《滁州西澗》、《春曉》
【設計意圖】:讓學生吟誦古詩,最為低年級的學生還是要激起他們的學習興趣,不能讓孩子們覺得背古詩真難,而應該讓他們知道他已經會背那么多的古詩了,成功感會悄然地進駐孩子們心間。這時候再發現有同學比自己背得多,背得好,他便會產生一種不愿服輸的樣子,也使背古詩成為了一種樂趣。
附:
《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維
渭城朝雨悒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滁州西澗》
(唐)韋應物
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
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
《竹枝詞》
(唐)劉禹錫
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唱歌聲。
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
【對于大家都不熟悉的古詩可以全班齊誦,或老師代誦,或直接課件出示,大家一起誦讀。】
第五板塊:談談收獲
師:通過今天的“賽詩會”,你有了哪些收獲呢?
出示主題:以詩會友,其樂無窮
【設計意圖】:以“收獲”為話題讓孩子們進行總結性發言,展現自己的成績,找到自己的不足,明白自己努力的方向,從他人身上反思自己的學習。最后以孩子們的“興趣”為目的,為今后的古詩學習埋下伏筆。
l教學反思點滴
一、設計這節課作為開學第一課,是出于這樣的考慮:
因為上學期末學習了二下課文中的四首古詩,借助第二板塊進行復習,達到溫故而知新的目的。寒假中要求學生背誦了二下必背的十首古詩,借助第三、四板塊,對學生的自行背誦進行檢查,并能做到糾錯,比如今天學生出現的“畔”的讀音。另外,通過“自主吟誦”也可以展示孩子們平時的所學所得,培養其學古詩的興趣與熱情。
二、從實施的過程來看,孩子們掌握的程度各不相同,有的自信滿滿,如行云流水般熟練,有的輕聲細語,不敢大膽地亮出自己,也有的丟三落四,有張冠李戴的現象出現。熟讀成誦,可能孩子們有些急于求成吧。相信再假以時日的話,會有長進的。
三、雖然孩子們在整節課中的表現很精彩,對于學過的古詩掌握得也相當不錯。但作為中華傳統文化瑰寶的古詩,在“吟”字上還要再努力,絕大部分孩子在背誦古詩時都是語調平平,缺乏古詩的韻律感、節奏感,美感也就談不上了,這與我平時的教學不無關系,所以在古詩教學中我不僅要關注學生的學,還要關注學生的吟,讓古詩教學生動起來。另外,由于自己的粗心,有一處詩句在課件中打錯了,誤導了學生的思維,這也提醒我認真多么重要,尤其是在課堂上,否則,如何做到“言傳身教”呢?因為“身教更重于言教”啊!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