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說課稿 > 小學數學說課稿 > 二年級上冊數學說課稿 > 正文
2016-12-07 17:27:59 下載試卷 標簽:北師大版 數學說課稿
3、通過靈活、多樣的練習,鞏固計算方法,提高計算技能。
4、聯系生活實際解決身邊的問題,體驗數學的應用,促進學生的發展。
四、說教學程序
二年級的學生,由于年齡和自身認知特點,對于生動、直觀的語言和形象較容易接受,喜歡活潑有趣的視覺畫面。同時也已經具備一定的觀察、比較、綜合的意識。在興趣濃厚的狀態下,學生有較強的自信心和強烈的表現欲望。根據此特點,我設計以下幾個環節來完成教學任務。
1、創設情境,列出乘法算式,引出問題
“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一節課的開始,學生的狀態便為本節課定下了基調。二年級的學生比較愛玩,于是我設計做家務的情景,讓學生在這個輕松愉悅的具體情境中提出數學問題,列出相應的乘法算式,同時引出本節課要學習的內容:2的乘法口訣。這樣設計引入的目的是為了使學生能把新舊知識有機的結合起來,真正做到乘法口訣的編制不離開乘法的意義單純的編制。
2、引導學生自主編制口訣,發現規律熟記口訣。
葉圣陶先生曾說:“當教師像是在幫助小孩走路。扶他一把,要隨時準備放,能放手就放手。”在這個環節里我分成六個層次:第一層次是編寫2×1和1×2的乘法口訣,在老師引導下同桌兩人共同編口訣。第二個層次是編寫2×2 ,大膽采嘗試讓學生自己編口訣。第三層次是編寫2×3和2×4、2×5和2×6、2×7的口訣,采用同桌合作的形式,由學生自己編寫。第四層次讓學生觀察 2乘法口訣,發現乘法口訣的規律,讓學生從不同的角度體會和把握2的乘法口訣,從而達到理解基礎上的記憶。第五層次運用不同的策略使學生熟記口訣。這樣由 “扶”到“放”,逐步的讓學生探究新知。教師始終處于客觀地位,把學生推向主體地位。教師只在關鍵處點撥、啟發,留給學生充分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積極主動參與知識的全過程,領悟知識的真諦。
3、分層練習,在玩中學
新的學習成果的強化,主要是通過練習實現的,但練習不等于機械地作出某一種重復的反映。練習應該是有意義的,富有成效的,并且能讓學生感到有樂趣的。在練習的設計中,我考慮到二年級學生生性好動以及他們的認知特點,注重了形式多樣化,內容的趣味性。分成三個層次:(1)針對性練習。(2)基本練習。(3)拓展練習。讓學生在實際運用中記憶口訣。讓學生自己掌握重點,這樣既能強化已學的知識,又可以培養學生的應用技能,更給學生一個思維拓展的空間。
總之,這節課的設計我嘗試采用多種教學策略,力圖為學生營造一個輕松愉悅的探索新知的學習環境,更好的讓學生的情感與認知、感受與理解通過學生的主體與教師的主導有機的結合起來,讓學生的數學智能得到一個和諧的發展。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