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學論文 > 小學語文教學論文 > 三年級語文教學論文 > 正文
2016-12-29 16:54:16 下載試卷 標簽:小學語文論文 小學教學論文
二、運用多媒體,進入情境,震撼情感。
多媒體的作用是傳統的教科書、粉筆、小黑板所無法替代的,它能創設良好的情境,使學生能被吸引到課文所渲染的情境中去。
例如《船長》一課,因為學生沒有經歷過危險的那種體驗,很難感知船被撞后船上人們的驚慌失措,所以學生的朗讀是沒有激情的。于是我使用多媒體課件放映了一斷從電影《泰坦尼克號》上剪輯下來的一個片斷(船撞上了冰山)后,學生們看到了船上的人在擁擠、尖叫、奔跑,電影片斷中的聲、光對學生的感官造成了強大的沖擊,使學生的心靈受到了極大的震撼。學生隨之也緊張起來,對課文的理解更深刻了,再配上合適的背景音樂,讀書就變得有滋有味了。再如《孔繁森》一課,學生們對孔繁森還是比較陌生的,課文中的語言還不足以使學生感動,于是我就利用多媒體,剪輯了孔繁森的一些感人片段,并配以歌曲“公仆贊”,讓學生深切感受到孔繁森的無私,情不自禁地和藏族的老百姓一起唱起來:太陽和月亮,有同一個母親,她的名字叫光明。漢族和藏族,有同一個母親,她的名字叫中國。這時候的學生們就好象身臨其境,都為之感動,甚至留下了眼淚,使得孩子的心靈受到了極大的震撼,感受到了中國這個大集體的溫暖。對于《我叫足球》這一課,本身踢足球就是大家喜歡的運動,再結合多媒體圖片,欣賞到那精彩的足球比賽,從進球的瞬間、隊員的歡呼等真切感受足球的魅力,明白足球真的是男女老少都喜歡,已經成為世界上最流行的運動。而就是這最流行的運動原來起源于中國,也就激發了學生愛國熱情,有了自豪感。
三、運用多媒體幫助學生正確感知。
感知是人們認識事物的前提,沒有正確的感知,獲取知識、提高能力就成了“鏡中月,水中花”;谛W語文教材的內容豐富,古今中外,天文地理什么都有,而小學生因為年齡小,感知發展水平不高,特別是低年級的孩子,面對有些教學內容跟學生的認識實際有一定的差距,學生很難感知。所以就必須借助多媒體,現代多媒體技術集投影、錄音、錄像、電腦多種功能以文字、圖形、圖像、動畫、音像多種方式顯示教學信息,多方面的刺激學生感官,他們才能很好的感知。
在教學《夕陽真美》一課時,有相當一部分學生都不知道夕陽原來指的是快要落山的太陽,有的雖然知道,但是因為我們這沒什么山,也就根本沒機會去看夕陽,所以只是從電視上略之一二,也說不出個所以然來。為了讓孩子們更好的感知課文,我特意找了夕陽落山的整個畫面,精心制作了課件,一步步地讀課文、理解課文、欣賞這夕陽的美麗:太陽西斜——太陽往下沉——太陽的臉變得更紅——留下燦爛的霞光,這一過程中四周的變化盡收眼底,不需要教師過多的話語,一切的美麗在朗讀中淋漓盡致地表現出來。在《我叫足球》一課中,基于本文是一篇自我介紹的課文,所以一開始就采用錄音的方式,讓學生聽一聽足球自己的介紹,去深入地了解它。為了讓學生更喜歡它,我不失時機地再讓學生看圖片資料,如2001年月10月7日,在沈陽體育館內,我國足球隊克服種種困難,拼搏了整整44年,終于提前出線,沖出亞洲,昂首走向了世界,舉國上下一片歡騰的情景,使得學生真切地感受到足球給人們帶來的快樂,從小朋友的臉上也同樣看到了笑臉,這就是足球帶給我們的,別人歡笑了,足球本身也就快樂了,帶著濃濃地情意再來朗讀課文,就恰到好處了!再比如教學《真想變成大大的荷葉》第二小節“我想變透明的雨滴,睡在一片綠葉上。”我首先是欣賞雨滴,雨滴美在晶瑩透亮。“它亮閃閃的像什么?”“像珍珠、像寶石”多美呀!“誰也想變這透明的雨滴的?”借助角色的轉換,物我交融,變欣賞為自我陶醉,讓學生在親歷中獲得變為雨滴的樂趣。“我想變一條小魚,游入清凌凌的小河。”在這個環節中,我讓學生一起變成小魚去清澈的河水里游泳、背詩、戲水,使這一切變得富有情趣。在這樣的游戲活動情境里,感悟詞語“清凌凌”更顯得生命化,課堂呈現出活力。
四、運用多媒體幫助學生自主鞏固和反饋知識。
鞏固和反饋知識是課堂教學的重要一環,在傳統教學中,教師常常采用機械的筆頭練習或讓學生死記硬背來完成任務,學生感到枯燥無味,壓力大,效果差。為改變這種狀況,充分發揮學生在鞏固知識中的主動性,提高學生鞏固知識的效果,我們在課堂上采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來創設意境,吸引學生自覺地去記憶所學知識,學生學得輕松愉快,鞏固效果好。
在上二年級《識字6》,簡簡單單的幾個詞語,看上去容易教,只是這四十分鐘你該如何充實的上呢?如何來吸引孩子的眼球讓他們自主地學習?于是我在課上采用多媒體,在學習每一串詞語中,我創設了一定的情境,帶著孩子們去旅游,在我的描述中出現了美麗的江南水鄉:白色和粉紅的杏花,沐浴在綿綿春雨中,顯得更加的嬌艷動人,小亭倒立水中央,小舟泛舟湖上,留下了歡聲笑語……孩子們不由地說:“水鄉好美麗!”“那你能讀出這種美麗嗎?”“當然能”孩子們自信地回答,投入地朗讀,也讓我這老師感受到他們是發自內心對水鄉的贊美。感受了江南的柔美,接著到塞北的大草原看看!讓孩子們看畫面,說出詞語,感受一群群駿馬是多么的神氣威風,它們迎著秋風馳騁在一望無邊的塞北大草原上。讀說欣賞相結合,訓練了學生的朗讀、說話、善于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等到了陽光明媚的海島,學生在歡快的音樂聲中領略了海島的熱情活力,為了讓孩子有更深的感受,我讓他們看了畫面結合詞語練習說話,他們很會動腦筋,想象豐富,把海島的美麗一一展現:“在驕陽下,海島上的椰樹高大挺立著,在海風吹拂下,輕輕擺動,像在跟你招手,又像在翩翩起舞,葉子顯得更加的碧綠了,大海藍藍的,一望無邊,游客們有的在游泳,有的在沙灘上休息,還有的在海灘上撿貝殼……”美麗的畫面已經深深印在孩子的腦海,聽說讀一一到位。
多媒體的好當然不僅僅這些,低年級學生的寫字是教學的重點,為了讓孩子把字寫好,電腦上的示范書寫,變靜為動,將整個書寫過程演繹得一清二楚,再配上老師地講解,學生的寫字興趣倍增,那又何愁寫不好字呢。
總而言之,人們在理想的狀態下開發了多媒體工具,讓每一個人都憧憬到了它的美好,并享受著它給我們帶來的快樂。但在現實生活中,教師的工作時間往往不是以八小時來計算的,在有限的時間里,教師要做的工作還很多,要備課、上課、批改作業、輔導學生、寫教育隨筆、教學論文等。制作一個多媒體課件更是需要很多的時間,投入的時間遠遠超過這節課的多倍。當然,為了能讓學生更好地、更容易地掌握所學知識,投入多點時間是值得的,就也是一個教師的職責。真心地希望我們的課件可以集中一點,資源共享,大家都可以去看一看,上一上,因為我們的目的是一樣的:培養新一代創新人才。
滿園春色關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多媒體教學在教育的改革中應運而生,相信隨著現代信息技術地進一步發展,明天將更加美好!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