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語文教案 > 一年級語文上冊教案 > 正文
2017-01-04 15:58:07 下載試卷 標簽:一年級語文 教案
(對顯而易見的如“日、月、火、山、石”不必出示課件,結合圖請學生自主指一指即可,“土、水”運用動畫課件呈現,幫助學生理解、記憶。)
師:從小朋友的發現中,我們可以看出——?象形符號都是按(啟發學生一起說)實物的樣子設計的。
師:(呈現漢字)古代的字,小朋友已經認識了。下面,我們來做個找朋友的小游戲,好嗎?
生:好。
師:老師這兒有一些卡片,上面就是咱們今天要認識的“生字朋友”,誰愿意上臺給他們找到自己的朋友?對自己有信心的小朋友請你自己走到臺上來。
(學生自由上臺為漢字找到朋友,貼上。)
師:大家的本領可真不小,能自己解決問題,學習知識。現在,我們就請剛才為漢字找到朋友的小朋友,來當小老師,上臺來領大家讀一讀“生字朋友”小朋友一起拍手跟讀。
(學習的過程完全有學生自主完成,教師知識相機指導。)
3、小組合作,激發興趣,面向全體。
師:上來領讀的小朋友,聲音洪亮,非常大方,可真是幾位不錯的“小先生”。老師相信,下面的同學在經過精心的準備后,同樣也會很棒!是嗎?
好,下面,我們就以小組為單位,互相教一教、讀一讀。呆會兒再請更多的小老師,上臺領讀。大家行動起來吧!
(學生分小組活動,教師巡視,參與其中,形成“學習共同體”。活動后,著重給學困生及中等生機會當小老師,面向全體,樹立起學習的信心。)……
[感受]:
一節課下來,我和學生都有所提高,本以為太放手會影響教學質量,課堂會雜亂無序。但事實卻讓我清醒地認識到:活潑的教學形式及充分發揮學生潛能的教學方式,是提高教學效果的關鍵因素。我主要有以下兩點深刻的感觸:
一、尊重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通過課前調查,學生幾乎都認識課文上所涉及的生字。新《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課堂教學中應尊重學生已有經驗,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創造潛能。我讓學生真正參與到教學中,激發他們運用已有的知識,互相教,互相學。如:請學生自由上臺,為漢字找朋友。并運用讓學生當“小老師”領讀的這一手段,激發全體同學的學習興趣,引導孩子們在小組中大聲讀。此時,我發現即使原來基礎不是很好的孩子,學習的興趣也頓時高漲起來。學生有一定認知基礎,我只是為其創造展示的機會。然而,這卻讓學生深深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悅,同時也增強了學生學好漢字的信心,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難怪《語文課程標準》中要把:“使學生喜歡學習,對本門課產生濃厚的興趣”作為低年級階段目標中的第一條。
二、轉變教師教學形式,實現新的師生角色定位。
《課程標準》中明確了教師在實施新課程過程中的角色定位:教師應是組織者、引導著、促進者、參與者……,學生才是真正的主角,是主人。作為教師,就應擺正位置,相信學生完全有學習的能力,把機會交給學生。這樣師生之間才能形成真正的“學習共同體”。比如,“課堂中整體呈現八幅象形圖,引導學生說說發現了什么?”就是將學習的主動權教給學生,使他們在我的引導下,自主探索、自主發現,成為課堂的主人。
有位教授曾經說過:“語文教師教學的最佳境界,不是追求教師自我的一種愉悅感、滿足感,而是讓學生獲得一種愉悅感、滿足感。”我想,或許在反思中我才能“跳”出語文的“圈子”看語文,才會變得比較清醒。新的語文課程是在傳統語文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是對傳統語文的革新。為此,我會在實施中及時反思、及時完善。我將更多的關注學生的全面發展;關注學生的長期發展;關注學生發展中的需求;關注學生發展中富有個性的學習;關注學生發展中的個人尊嚴。逐步走進學生,成為學生的“學伴”。
在經歷了新理念、新思路的洗禮之后,面對新舊觀念的撞擊,在今后的語文教學中我會以“有思路才有出路、有信心才有創新”為準則,還學生自由馳騁的天空!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