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試題庫 > 單元測試 > 語文單元測試 > 三年級語文單元測試下冊 > 正文
2017-02-07 15:53:50
一、寫詞語,并且寫得漂漂亮亮。(8分)
féi pang
xiū chǐ
dǐ dǎng
zhī zhū
fèn biàn
sǔn shī
qíng lǎng
huāng liáng
二、選字填空。(9分 )
性 姓 幸 興
( )名
( )格
。 )命
( )運
( )趣
榮( )
玩 頑 完
。 )皮
。 )成
。 )強
( )鬧
( )善
( )弄
誼 藝 益
友( )
文( )
有( )
深情厚( )
。 )術
聯( )
三、比一比,組成詞語寫下來。(12分)
窩( )
鍋( )
棵( )
顆( )
玩( )
頑( )
靜( )
凈( )
慌( )
荒( )
堆( )
推( )
四、詞語積累。(22分)
1、補充詞語。
寡不( )( )
。 )( )喪氣
。 )( )綿綿
無( )無( )
2、補充成語。
坐井( )( )
揠( )助( )
刻( )求( )
狐( )虎( )
鷸蚌( )( )
自相( )( )
濫竽( )( )
葉公( )( )
我發現這些詞語都是__________。
我還能從積累的詞語中寫出三個。
。 ) ( ) 。 )
3、填上合適的詞語。
( )的陶罐
。 )地問
( )的草莓
。 )的鐵罐
。 )地說
。 )的蘑菇
( )的新家
。 )地笑
。 )的大樹
五、把詩人和他們的作品連接起來。(5分)
李白 《題西林壁》
杜甫 《靜夜思》
王維 《山居秋瞑》
蘇軾 《絕句》
王之渙 《登鸛雀樓》
六、按照課文內容填空。(24分)
1、鐘不敲不鳴,_______。______,事不為不成。
2、白日依山盡,_______。______,_______。這首詩的題目是《______》,作者是_____朝的_______。其中有兩句詩作為很多人的座右銘被廣為傳誦,它表達了作者_______的思想感情。
3、______,遠近高低各不同。_______,______。這首詩的題目是《______》,作者是________朝的_______。這首詩告訴我們的道理是_______。
4、學習了《一個新家》一文,使我明白了______。
5、我想給陶罐說:________。我想給鐵罐說:________。
6、學習了《嘗試》我想對自己說:________。
七、方法積累。(2分)
在我的日常學習中,我積累了很多的好的學習方法,下面我向大家介紹兩個。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閱讀理解。(10分)
水的自白
在人們的生活中,我是不可缺少的。大自然中萬物的生存也都依靠我。
我們這個大家庭的成員,有的住在巖屋里,有的住在湖泊里,有的住在大海里......我們每天從地下到天上,從天上到地下,循環往復,世界各地都有我們的足跡。
每天,住在井里的弟兄被人們用水桶拎出,用來淘米、做飯、洗衣服。炎熱的夏天,大地龜裂,花草和莊稼都打不起精神。這時候,我及時趕到,化為甘霖滋潤萬物。到了冬天,我變成雪花,像一個魔術師把大地裝扮得銀裝素裹,分外妖嬈;土里的害蟲全都被凍死了,保證了莊稼來年的豐收。不但農業需要我,工業也需要我。煉鋼、造紙、制藥、采煤.....我幾乎無處不在。你看我的作用多大!
由于種種原因,每到一定的時期,兄弟們咆哮著,(。┑贪,(。┓课,(。┨斓,(。蛄,給人們的生命和財產帶來了巨大的損失。每當想起這些我就十分慚愧。
許多人贊嘆過我的功勞,而人們也常常咒罵我給人類帶來的災難。小朋友,我的心愿你知道嗎?那就是愿你們好好學習,掌握更多的知識,將來幫助我改掉壞毛病,讓我更好地為人們服務。
1、文中的“我”和“我們”是(。业男值芙忝脗兌甲≡冢ā。。
2、運用你的平時積累把下面的詞語填入(。├。
淹沒 躍過 沖毀 毀壞
3、快速閱讀找一找水都有哪些作用?你還能結合你自身的生活,告訴大家水還有哪些作用。
文中積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活積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的“我”告訴了小朋友他的心愿,他的心愿是什么,請你用你喜歡的線畫出來。
5、水的作用真大呀,請你設計一兩條保護水的標語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習作(10分)
在你的記憶中一定有很多值得你回憶的是,選擇一件你最難忘的寫下來。注意把事情的經過寫清楚,語句通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