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數學教案 > 一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 正文
2017-02-23 10:26:51 下載試卷 標簽:北師大版 數學教案
教材分析:
本課教材是北師大版一年級下冊第五單元第三部分的內容。這課的主要內容是兩位數減一位數的退位減法。本課教材之前已經安排了20 以內的退位減法,100以內不退位的減法。本課教材之后緊接著安排了兩位數減兩位數的退位減法。本課教材安排還要繼續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學中要用到20以內退位減法的知識,還要用到利用擺小棒、撥計數器的方法計算,學生在解決問題時要用到已有知識和能力。從本課教材的安排上看,情境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教學時可以直接利用,練習題的形式,數量,層次都比較合適,適合第一課時的需要。但是為了及時了解學生對列豎式計算掌握的情況,在教學完列豎式的方法后補充4道題學生練習。本課要用到的素材和器材分別有學生用的計數器、小棒(捆成10根一捆),教師用的計數器、小棒、課件。
學情分析:
本班學生會計算20以內的退位減法,基本上會看題后馬上說出答案。學生還會列豎式計算100 以內不退位的減法。學生在遇到不會計算的題目時會想到用擺小棒、撥計數器的方法,還會想到把數字進行分解后變成以前學過的形式口算。學生也會想到用列豎式的方法。學生具有一定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學生還有一定的探索、觀察、發現、概括、和語言組織表達、合作交流能力。他們也能按老師的要求準備好學具,并且具有一定的動手操作能力。
教學重難點:
本課教學的重點是學生在獨立思考、動手操作、合作交流中探索出兩位數減一位數退位減法的計算方法。學會用口算和列豎式的方法計算。發展學生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教學的難點是理解算理,正確計算兩位數減一位數的退位減法。
教法和學法:
在本課的教學中,教師注重鼓勵學生獨立思考、動手操作、合作交流。利用計數器、小棒等直觀模型理解算理,突破難點。在討論交流的基礎上教師還要對知識點進行小結,難點進行指導。練習要及時反饋,學習有困難的學生教師要給予幫助。鼓勵學生提出問題,練習學生獨立完成后教師給予指導.教師要恰當的發揮主導作用,給予學生適時、適當和適量的引導.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探索并掌握兩位數減一位數退位減法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進行計算。
2、體會算法的多樣化,能用口算和列豎式計算兩位數減一位數的退位減法。
3、發展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4、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動手操作、合作交流、探索發現的意識和能力。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作好鋪墊
口算:20以內退位減法的題目。(出示卡片,指名回答)
評析:復習20以內的退位減法為教學兩位數減一位數的退位減法作好了鋪墊。
二、自主探究新知
1、出示情境圖和統計表。(多媒體出示情境圖,統計表用紙寫好貼在黑板上)
師:今天淘氣和笑笑來到了圖書館借書。他們看到了一張統計表,你從表上發現了那些數學信息。
生:我發現了……。
師:根據這些數學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數學問題?(同桌說一說)
生:匯報想到的數學問題。
師:同學們提出了這么多的數學問題,我們先一起解決某某同學提出的“兒童畫報還剩幾本?”這個問題。(板書出問題)
師:請同學們列出一個算式解決這個問題。
生:獨立寫出算式。
師:誰來說一說怎樣列式。(指名說)
生:33-7
師:33-7的得數誰知道?(學生有可能會,也可能不會的兩種可能。)如果會,教師就說:這個得數對嗎?你們能想到什么方法驗證這個得數正確呢?(同桌討論一下)。如果學生說不出來的話,教師就說:請同桌討論我們可以用什么方法計算。
2、反饋算法。
師:看來你們都找到了計算的方法,誰來說一說怎樣算。
生1:用擺小棒的方法。
師;介紹一下方法。(學生說時教師用課件演示擺小棒的過程,并且要求學生跟著操作)。
生1:擺出33根,擺的時候先要拿10根一捆的擺三捆,再擺單獨的三根。發現從33根中拿走7根,單獨的3根不夠,我們就想到拿一捆把它拆開,再與3根和起來就是13根。從13 里面拿走7根還剩6根,再與2捆和起來就剩下26根。所以33-7=26。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