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春節十大民俗傳說故事之八:貼春聯的傳說
來源:網絡資源 文章作者:奧數網整理 2017-02-27 10:34:38

中國春節十大民俗傳說故事之八:貼春聯的傳說
我國古代的字書把“年”字放禾部,以示風調雨順,五谷豐登。由于谷禾一般都是一年一熟。所以“年”便被引申為歲名了。我國古代民間雖然早已有過年的風俗,但那時并不叫做春節。因為那時所說的春節,指的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立春”。
春聯的歷史。宋代詩人王安石在《元日》中寫道: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就符。春聯是對聯的一種,作為一種獨特的文學形式,在我國有著優久的歷史。它從五代十國時開始,明清兩代尤為興盛,發展到今天已經有一千多年了。
早在秦漢以前,我國民間每逢過年,有在大門的左右懸掛桃符的習俗。桃符就是用桃木做的兩塊大板,上面分別書寫上傳說中的降鬼大神“神荼”和“郁壘”的名字,用以驅鬼壓邪。這種習俗延續了一千多年。到了五代,人們才開始把連語題在桃木板上代替了降鬼大神的名字。拒歷史記載,后蜀之主孟昶在公元964年除夕題于臥室門上的對聯“新年納余慶,嘉節號長春”是我國最早的一付對聯。宋代以后,民間新年懸掛春聯已經相當普遍了。到了明代,明太祖朱元璋大力提倡對聯。他在金陵(現在的南京)定都以后,命令大臣、官員和老百姓家,除夕都必須書寫一副對聯貼在門上,他親自出巡,埃們挨戶觀賞取樂。當時的文人也把提聯作對當成文雅的樂事,寫春聯便成為一時的社會風尚。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
點擊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