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說課稿 > 小學數學說課稿 > 一年級下冊數學說課稿 > 正文
2017-02-27 18:46:03 下載試卷 標簽:一年級數學 說課稿
不管是哪個版本的教材遵循的是相同的課程標準,相似的知識點,面對的是相同年齡層次的學生,只是知識呈現的形式有所不同。下面就我教學這節課的一些思考,向大家作個匯報,不足之處敬請批評指正。
第一點、分析教材,擬定教學目標
本單元是新教材“數與代數”領域內容的一部分,從形象的圖形排列規律,顏色交替規律慢慢過渡到抽象的數列規律,既有著廣闊的生活背景,又蘊含著深刻的數學思想。第一課時主要學習一些直觀圖形和具體事物的排列變化規律。
依據課程標準和本節課教學內容,特擬定以下三個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通過物品的有序排列,使學生初步認識簡單的排列規律,會根據規律指出下一個物體。
2.能力目標:通過涂色、擺學具等活動,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激發學生創新意識。
3.情感目標:使學生在數學活動中體會數學的價值,體會規律的美和創造的快樂,增強學習數學的興趣。
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是讓學生通過觀察、操作等實踐活動發現事物的簡單排列規律。教學難點是引導學生有意識地創造出有規律的排列。
第二點、分析學情,確定教法學法
一年級學生在生活中、學習中已經接觸過一些規律性的現象,對于規律有一定的感知基礎,但是缺乏有意的注意、學習和研究,認識模糊而又膚淺。同時一年級學生年齡小,活潑好動,注意力容易分散,但思維靈活、充滿好奇心和求知欲。
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基礎,本節課采用直觀演示、游戲激趣、動手操作、引導探究等教學方法,從扶到放,讓學生在猜一猜、擺一擺、涂一涂等一系列有趣的數學活動中,對規律有個比較清晰地認識;指導學生以動手實踐、自主探索為主要學習方式,從被動到主動、從具體到抽象,逐步悟出找規律和創造規律的方法。
教具學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一套,雙面膠,正方體長方體學具,藍色圓片、黑色三角形、紅色正方形卡片若干,水彩筆,作業紙等。
第三點、主要教學過程
結合以上分析,和本節課的內容特點,我設計的教學流程分為五個部分:
流程一、在情境中感知規律。
新課伊始,通過一串有規律排列的千紙鶴,讓學生在觀察、猜想的過程中,自然地融入到本節課的學習中,直觀感受簡單規律的存在和美麗。
流程二、在探究中認識規律
課件出示教材中游樂園圖片,引導學生觀察燈籠、彩花、彩旗的排列規律,利用三組不同物體,反復展示最簡單的一一間隔排列規律,使學生對規律的認識逐漸清晰。
再通過男女生排隊的游戲,寓教于樂,讓學生在使用規律的過程中,潛移默化地鞏固對規律的認識。
流程三、在生活中欣賞規律
通過讓學生在熟悉的校園圖片中找規律、在生活中找規律和對有規律排列的美麗圖片的欣賞,進一步拓展學生對規律的認識:規律在生活中隨處可見,規律的形態千變萬化,加強了學生對規律的體驗和感知,為學生下一步運用規律、創造規律及發散思維做好鋪墊。
同時,讓學生體會到有規律排列的秩序感、美感和應用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熱情。
流程四、在運用中理解規律
這部分安排了三個環節:擺一擺、涂一涂、說一說。
一系列富有生活性、游戲性、趣味性、挑戰性,且有坡度、有層次的習題,由易到難,由“扶”到“放”,最大限度的使學生所學知識在練習中得到拓展。通過擺學具、涂色、看圖找規律,以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激發了學生自主探究、發現規律、運用規律解決問題的求知熱情。并在運用中進一步加深對規律的理解,也為下一環節中創造規律作好鋪墊。
流程五、在創造中深化規律
請學生用信封里的圖形卡片擺一擺,嘗試自己創造一些有規律的組合。給學生以充分的時間和空間,放手讓學生在獨立思考、自主探究的基礎上合作交流、動手實踐。化被動為主動,使學生在動手、動口、動腦中,深入理解規律,不斷增強創新意識,提升學生的創造能力。
整節課中,始終引導學生主動觀察、充分體驗、動手實踐、積極創新,努力做到既注重學生的獨立思考,又注重合作交流,既重視知識與能力的共進,又關注情感和體驗的提高,讓學生全面、深刻地認識現象中蘊含的規律,領會規律的本質。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