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試題庫 > 期中試題 > 期中語文 > 四年級語文期中下冊 > 正文
2017-03-09 10:20:59
北師大版四年級語文下期中測試題
一、看拼音,寫詞語。(8分)
cán kuì
luò tuo
shàng xún
péi xùn
zhēn chá
mó guǐ
lā jī
jiàn kāng
二、辨別形近字并組詞。(16分)
匆( )
忽( )
捕( )
鋪( )
巒( )
戀( )
棉( )
綿( )
搏( )
博( )
棍( )
混( )
限( )
很( )
秦( )
泰( )
三、把下列詞語補充完整。(12分)
筋( )力盡
滿山( )野
琳( )滿目
目不( )接
( )心忡忡
安然無( )
別出心( )
肅然起( )
( )然一體
不( )而同
千姿百( )
騰云駕( )
四、選詞填空。( 5分 )
愛戴 愛護 愛惜
1、陳嘉庚爺爺受到家鄉人民的( )。
2、我們應該( )糧食。
3、人人都要( )花草樹木。
根基 基礎
4、我們要把( )知識掌握好。
5、有的攤販把重物靠在小樹上,使小樹過早承重,造成( )不穩而死亡。
五、用恰當的關聯詞填空。(5分)
一旦……就……
不但……而且……
雖然……但是……
因為……所以……
只有……才……
1、李曉明 ( )誠懇地接受了批評,( )堅決地改正了錯誤。
2、小強( )學習成績很好,( )一點兒也不驕傲。
3、( )駱駝是沙漠里重要的交通工具,( )人們稱它為“沙漠之舟”。
4、( )不畏勞苦的人,( )能科學高峰。
5、人( )被病畜咬傷,狂犬病毒( )通過傷口侵入人體,經過若干天的潛伏期后便會發作,患者數日之內便會死亡。
六、按要求寫下列句子。(6分)
1、陳嘉庚是我國杰出的愛國華僑領袖和著名的大實業家。(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有鋼筆、本子、橡皮、水杯等文具。(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妹妹不小心把陽臺上的花瓶打碎了。(改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登泰山。(擴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難道不會被這里的一切深深陶醉嗎?(改為陳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認真填寫下列句子。(5分)
1、春風又綠江南岸,_________?
2、日暮漢宮傳蠟燭,________。
3、________,自在嬌鶯恰恰啼。
4、晝出耘田夜績麻,________。
5、對搞科學的人來說,________就是成功之母。
八、閱讀。(13分)
可愛的家鄉
離學校不遠有一座山。星期天,老師帶我們到山上去玩兒。我們站在山頂上,眺望家鄉的景色。
往東看,是一座座高大的樓房,一條條寬闊的街道。
往南看,是廣闊的田野,田野里長著玉米、高梁、小麥、棉花,一條筆直的公路穿過田野,通向遠方。
往西看,是個美麗的果園。你瞧,山洼里那一片片柿樹,紅得那么好看,簡直像一片火似的。還有那蘋果樹,滿樹累累的碩果,把樹枝壓成了弓形。這些蘋果,有深紅的、金黃的、翠綠的,品種有紅玉、元帥、香蕉、金星等十幾種。那山楂樹上綴滿了一顆顆瑪瑙似的紅果兒。葡萄呢,更加逗人喜愛。而那種叫“紅玫瑰”的,則紫中帶亮,或像一串串珍珠。
往北看,是一條大河。河上架著鐵橋,河里有帆船,還有小輪船。
我們的家鄉多么美好,多么可愛呀!
1、作者是站在 欣賞家鄉的景色的。他是按_________順序觀察的。文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這些詞語點明了觀察順序。(6分)
2、 第4自然段寫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等幾種景物。(4分)
3、寫出文章中最能體現作者對家鄉的情感的句子。(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找出文章的兩個比喻句寫下來。(2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作文。(30分)
題目:最_________的一件事。(高興,悲傷,難過,難忘……)
要求:字體工整干凈;段落分明;感情真誠,字數不少于30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