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過安仁》教案(2)
來源:網絡資源 文章作者:奧數網整理 2017-07-11 15:29:54

1、同學們,讓我們將目光再次投向安仁的小河吧!收起槳兒,放下篙,撐開小傘船中放,漁舟小童笑聲聲,任爾小船水中蕩。是啊,晴空之下,碧波之上,河中之景,孩童之舉既吸引了你,也吸引了我,更吸引著他——楊萬里。此時此刻,他心中在想些什么呢?小聲讀讀詩句想想。
預設:為什么沒有下雨偏撐開傘,不是用來遮頭而是放在船上呢?……
2、孩童的異常之舉讓詩人疑惑不解,他會怎么解疑呢?想象一下。
3、疑竇頓解,此刻詩人心中又會想些什么呢?
4、是啊!眼前此景不覺激起詩人心中那顆不泯童心,眼前孩童不禁讓人嘖嘖稱贊!讓我們再次齊讀第3、4行,讀出詩人此刻心中種種感受吧!
(三)了解詩人,升華童趣
1、介紹詩人楊萬里
美好的童趣令我們深深陶醉。詩人楊萬里本身就是一個充滿童趣的人:楊萬里(1127-1206),字廷秀,號誠齋,南宋詩人。他和陸游、范成大三人是互相佩服的朋友。楊萬里擅長七言絕句,不論農家生活,還是自然景物,在他筆下都顯得新鮮活潑,趣味橫生,尤其難得的是,他喜歡描寫兒童形象,所寫的田園詩,非常善于利用兒童稚態,起到點化詩境的效果。
2、再讀古詩,找出詩中點化詩境的詞語。預設:怪不得使
3、再讀古詩,讀出恍然大悟的感受,讀出對孩童聰明伶俐的贊美之情,并背誦。
四、拓展延伸,享受童趣
介紹詩人其他具有童趣的古詩。
《稚子弄冰》《桑茶坑道中》
楊萬里楊萬里
稚子金盆脫曉冰,晴明風日雨干時,
采絲穿取當銀鉦。草滿花堤水滿溪。
敲成玉磬穿林響,童子柳陰眠正著,
忽作玻璃碎地聲。一牛吃過柳陰西。
五、讀寫延伸,延展童趣
同學們今天我們又學習了一首描寫童趣的小詩,為了讓大家能繼續品味它的芳華,請拿起我們手中的筆,把它變成一幅流動的畫,一個美麗的小故事。
教學反思:
這首詩淺白如話,充滿情趣,全詩直接把目光聚焦到兒童身上,生動描寫了兒童的稚氣行為。既展現了兩個小漁童無憂無慮、充滿童稚和奇思妙想的形象;又使得楊萬里對兒童的喜愛之情溢于言表,對兩個小童子玩耍中透出的聰明伶俐贊賞有加,從中也流露出詩人的童心不泯。
本詩和孩子的生活情境雖遠卻緊密相關,更讓孩子充滿了興趣。《課程標準》對第三學段的古詩教學提出:閱讀詩歌,答題把我詩意,想象詩歌描述的情境,體會作品的情感。誦讀優秀詩文,注意通過語調、韻律、節奏等體味作品的內容和情感。結合這樣的特點和要求,在教學此首古詩時,我著重采用以下方法:“涵詠誦讀”、“創境想象”。
古詩凝練含蓄、意在言外、言約而旨豐,所以學習古詩,我首先重視學生的“讀”,讓學生教師的范讀、領讀,和自己地反復讀中,首先將古詩讀熟,讀流利,讀準確。然后在品味地讀中嘗試理解,在理解的過程中深入感悟,在感悟的過程中領略古詩的情感和意境,深入感悟古詩所描繪的意境——孩童無憂無慮、充滿童稚和奇思妙想的形象,感悟作者對兒童的贊賞、喜愛之情及不泯童心,品味童年生活的情趣,從而不斷提高自己的語文素養。
古詩言簡義豐,短短的幾十個字,卻描繪了許多美好的意境,為了幫助學生理解古詩,還要注意創設情境,指導學生在一次次的情境創設中,進入詩境,感受詩歌中的“兒童”形象,加深對詩歌的喜歡,提高自己的審美情趣。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