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訪友》說課稿
來源:網絡資源 文章作者:奧數網整理 2017-07-14 17:38:58

奧數網整理了關于小學語文課文《山中訪友》的說課稿,希望對小學語文課文學習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山中訪友》優秀說課稿
一、說教材
(一)教材的地位與作用
《山中訪友》這篇課文是選自人教版小學六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的第一篇課文。
這是一篇文質兼美的散文,課文描寫了作者帶著愉悅的心情,走進山林,探訪山中好友,并與朋友們互訴心聲,營造一個如詩如畫的童話世界,表達了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課文語詞優美,感情充沛,同時,這是本單元的第一篇課文,為學生接下來學習本單元另外幾篇描寫大自然的文章奠定了基礎。
(二)教學目標
根據以上對課文內容的分析及新課程標準對教學的要求,我設定了如下三維教學目標:
首先,知識與技能目標:
1、所有學生均能掌握課后“邀”、“附”等8個生字,能認會寫,并理解“德高望重”等10個生詞意思;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感知課文內容,了解作者所訪之友。
其次,過程與方法目標。
通過以讀促悟、多種閱讀形式相結合的方式,激發閱讀熱情,提高品味詞句的能力。學習作者運用比喻、排比、擬人、想象等表達感情的寫作手法。
第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能夠在以上學習的基礎上,理解作者是如何通過展開聯想與想象來表達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的,鑒賞本文新奇浪漫的想象美,培養熱愛自然,親近自然地美好情感。
(三)教學重點、難點
通過以上對教材內容及目標的分析,并且依據學生已有的認知水平,我將本課的教學重點確定為反復品讀課文,品味賞析精彩語句。
教學難點確定為理解作者如何通過展開聯想與想象來表達對大自然的贊美與熱愛之情,體會作者的寫作意圖,鑒賞本文新奇浪漫的想象美,并與作者產生共鳴。
二、說學情
分析完教材,我將進一步分析學生情況。
小學六年級的學生,已經具有較強的獨立識字能力,能夠初步辨別詞語的感情色彩,但是對于準確體會一些詞句的韻味及蘊含在字里行間的情感的能力還有待加強。同時,六年級的學生與低年級的學生相比,學習動機相對成熟、學習目的相對明確,而且思維活躍、求知欲強、樂于表達,但是他們的生活經驗畢竟有限,因此,對課文傳達的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可能難有比較深入的理解,尤其不易與作者產生共鳴,這些都將成為我組織教學過程中的考慮因素。
說教法
基于以上對教學內容、學生情況的分析以及新課標對教學的要求,本課我將主要以引導啟發法為主,同時輔以感情誦讀法、創設情景法、聯想想象法等教學方法,此外,我還將借助多媒體等教具幫助學生理解體會,使達到情感上的共鳴。
三、說學法
教師的教歸根結底是為學生的學服務的。基于對學情和教法的分析,同時,考慮到小學六年級的學生已經初步具備了一些讀悟能力,因此,我將本著讓學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原則,主要選用讀議結合,以讀促悟的學法。
四、說教學程序
說完教法和學法,接下來我將這樣展開我的教學過程,這也是我說課的核心內容。
(一)品讀唐詩,導入新課
啟發學生回憶已學唐代詩人賈島《尋隱者不遇》這首詩歌(“松下問童子,言師采藥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處。”)品讀詩歌內容,思考本詩中作者是在什么地方,做一件什么事。這首詩描寫的正是詩人前去山林探訪自己的一位隱居其中的朋友的故事,從而引導學生思考,今天我們要學的課文《山中訪友》是否也就是這樣的情景。讓學生帶著這樣的疑問,在作者的引領下,走進山林去看個究竟。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