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年前的回憶》說課稿(2)
來源:網絡資源 文章作者:奧數網整理 2017-07-17 22:02:39

三、品析語言,進入情境
言為心聲。從語言訓練入手,把語言訓練和思維訓練結合起來。學生在自主學習“李大釗在處境相當危險的情況下,堅持留在北京工作”這一部分內容時,體會出李大釗說的兩句話耐人尋味。我便著重引導學生探究這兩句話的內涵:第一句話:①“你小孩子家知道什么?”在引導學生談了對“知道什么”的理解之后,我出示了三種解釋讓學生選擇:(A、小孩子什么都不知道;B、小孩子知道得不多;C、小孩子什么都知道)然后讓學生反復讀,在讀中體會詞語所包含的意思。第二句話:②父親堅決地對母親說:“不是常對你說嗎?我是不能輕易離開北京的。你要知道現在是什么時候,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哪能離開呢?”引導學生體會“堅決”、“輕易”、“什么時候”的含義,讓學生在品析詞語中體會李大釗堅持留在北京工作,忠于革命的偉大精神。然后通過品析反問句“不是常對你說嗎?”--“我常對你說。”與“我哪能離開呢?”--“我不能離開。”體會李大釗堅持留在北京工作的堅決的態度。
為了保證學生課有所得,本篇課文著重向學生滲透兩種學習方法:
學法之一:體會三個對比,學習寫法
⑴比形象。拿作者筆下狠毒兇殘的敵人,與臨危不懼的李大釗同志進行橫的比較,突出李大釗處變不驚、把生死置之度外的英雄形象,學習作者抓住本質特點描寫人物的寫作方法。
⑵比態度。拿父親燒文件對“我”提出的問題的嚴肅態度,與父親平時對“我”耐心、和藹的態度進行縱的比較,有力地突出了父親忠于革命的精神。
⑶比神態。大家都知道透過人物的神態可以窺見人物的內心,反映其精神狀態。我們如何品析人物的神態描寫呢?
李大釗被捕時,“面對氣勢洶洶而來的敵人”,他又是怎樣表現的呢?在學生合作學習了這一部分之后,我著重抓住這樣兩句話來引導學生品析人物神態,從神態中領悟人物的思想感情。A、“父親不慌不忙地從抽屜里取出一支閃亮的小手槍,就向外走。”(把“不慌不忙”換成“匆匆忙忙”行不行?為什么?)B、面對兇惡的敵人,“父親保持著他那慣有的嚴峻態度”。品析“慣有”、“嚴峻”:這兩個詞去掉行不行?教師扣住“慣有”一詞,進一步引導學生想象父親平時對待革命工作的態度。父親平時的態度和面對敵人的態度保持一致說明了什么?說明父親處變不驚,把生死置之度外。拿父親被捕前搜身、法庭提審及接受審訊時不同的神態作比較,感受李大釗同志雖身陷囹圄,但初衷不改,堅定不移、革命到底的豪邁氣概。
學法之二:前后照應,首尾連貫
課文除了首尾呼應之外,還多處做到了前后照應,如引導學生理解討論后得知,課文前后照應,讀者讀了就會對事情的來龍去脈了解得更加清楚,得到的印象和感受也就更加深刻,并引導學生將這一寫作方法運用到今后的寫作中去。
設計以上學習方法的目的是:1、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維啟迪,享受審美樂趣。2、培養學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的能力。3、培養學生探究性閱讀和創造性閱讀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創意的閱讀拓展思維空間,提高閱讀質量。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本篇課文的朗讀訓練:朗讀能力是一項重要的基本功,它不是天生就有的,也不是靠教師講出來的,而是靠在教師指導下練出來的。原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要使學生學會有表情地、流暢地、有理解地閱讀,要使他們在讀的時候不去考慮自己是在讀。”即不停留在字面上,而直接去理解讀的內容,所謂“半自動化”的讀。要求學生有感情地讀,則要入情入境,設身處地地領會作者的表達意圖。通過有感情地朗讀,加強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加深對課文思想感情的體會,從而保證了閱讀教學的質量。
最后,我要說的是本課的板書設計。以第二課時為例,我對本課的板書進行了如下設計:
板書正中寫課題,然后自左而右依次寫偉大的力量、李大釗,然后寫出李大釗表現出的特點:忠于革命、無所畏懼、沉著斗爭;然后是作者的寫作方法:對人物語言、神態的直接描寫以及家人、敵人、自己的對比,旨在突出李大釗的精神實質。這樣,從內容到思想,使文章內容清楚具體,學習重點一目了然,更好地幫助學生靈活、深刻地理解和掌握學習內容,真正發揮了板書應有的作用。
總之,《十六年前的回憶》一課的教學設計,嘗試了新的語文教學模式,即由重“情節內容”輕“言語形式”轉換為以語言訓練為核心的內容和形式的統一;由重教師的教,輕學生的學,轉換為以學生學習活動為主體的教與學的統一;由重知識傳授輕能力培養,轉換為以發展能力為主體的知識與能力的統一;由重“理解”輕“運用”,轉換為以提高運用能力為目的的“理解”與“運用”的統一。通過以上的設計旨在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陶冶情操,塑造靈魂,健全人格,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達到全面提高學生語文綜合能力及綜合素質的目的。
板書設計:
10六年前的回憶
時間順序
被捕前:忠于革命
被捕時:無所畏懼
法庭上:沉著斗爭
被害后:全家悲痛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