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湖上初晴后雨》說課稿
來源:網絡資源 文章作者:奧數網整理 2017-07-19 16:17:45

奧數網整理了關于小學語文課文《飲湖上初晴后雨》的說課稿,希望對小學語文課文學習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一、說教材
這是人教版小學語文三年級上冊第六組的第一篇課文《古詩兩首》。本組課文以“壯麗的祖國山河”為專題組織單元。這篇課文包括《望天門山》和《飲湖上初晴后雨》兩首詩。兩詩同寫山水,卻一陽剛、一陰柔,帶給我們截然不同的美感。這堂課錢老師給我們展示的是第二首詩,蘇軾的《飲湖上初晴后雨》,這首詩寫了詩人到西湖游覽,最初,天色晴朗,陽光照射到湖面,水波閃動,非常好看。后來天色轉陰,下起雨來,雨霧迷茫,山色朦朧,又別有一番情調。在善于領略自然美景的詩人眼中,西湖的晴姿和雨態都是美好奇妙的。“晴方好”“雨亦奇”,是詩人對西湖美景的贊譽。詩的后兩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詩人用奇妙而又貼切的比喻,寫出了西湖的神韻。詩人拿西施來比西湖,不僅是因為二者同在越地,同有一個“西”字,同樣具有婀娜多姿的陰柔之美,更主要的是她們都具有天然美的資質,不用借助外物,不必依靠人為的修飾,隨時都能展現美的風姿。這個比喻得到后世的公認,從此“西子湖”就成了西湖的別稱。這首詩被選入課本,編者意圖是讓學生通過閱讀,學習作者的表達方法,豐富自己的語言積累,并深切感受祖國的山河美,由此產生熱愛與向往之情。
《新課標》指出:“語文課程應培養學生熱愛祖國語文的思想感情”,“通過語文學習,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這首詩有著平仄相對的音律美、豐富靈動的形象美、深遂悠久的意境美,歷來為大家所傳誦。三年級的學生有一定的古詩學習經驗,加上不久前剛學過兩首古詩,這對本課的理解、感悟將起到極大的推動作用。
二、說教學目標
綜上所述,我將本節課的教學目標預定為:
1、誦讀詩句,利用注釋理解詩句意思。
2、借助圖片,發揮想象,描繪詩中美景,走進詩境,從而體會詩人所要表達的感情。
3、拓展學習,推薦閱讀,加強積累
我們把目標1定為教學重點,目標2定為教學難點。如何行之有效地引導學生理解這首詩中難懂字詞的意思,并通過理解詞義達到理解全句、全篇的意思,且在這基礎上體會感情,欣賞意境。這既是教學的重點,又是難點。
三、說教學理念
對于以上教學目標和重難點的確立,主要依據是教材的特點,學生的語文實際學習水平以及課標的要求。我們知道,語文是一門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統一的學科。有自己獨特的學科性質。在本課的教學中,我們希望在熏陶感染、潛移默化中培養學生高尚情操及健康的審美情趣。結合古詩這一獨特文學形式,教學中以學生讀為基本方法,讓學生在讀詩的過程中,自由地、充分地與文本進行對話,在師生互動的閱讀實踐中披文入境,“讀”占鰲頭;讓學生讀出自己的理解,讀出自己的體驗,讀中悟美,讀中悟情。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