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姆索亞歷險記》說課稿(2)
來源:網絡資源 文章作者:奧數網整理 2017-07-19 20:02:46

三、教學建議
1.本文是略讀課文,可以先從題目入手,猜測小說的內容,激發學生閱讀課文的興趣。
2.在學生閱讀梗概,瀏覽精彩片段后,讓學生簡要說說小說的內容,并圍繞“你覺得湯姆是個怎樣的人”“哪些地方給你的印象最深”等問題交流讀書感受,感受小說的有趣。
3.把梗概和精彩片段進行對比閱讀,找一找精彩片段可能是梗概的哪一部分。并且通過猜測梗概中相關部分內容、抓住梗概中矛盾或不明之處,激發學生讀整本書的興趣。
4.如果有條件,在學生閱讀整本書的基礎上,組織召開班級讀書會,開展讀書交流活動。如,交流讀原著的感受,評價書中的人物,朗讀有趣的片段。
四、教學案例
一、猜想書的內容,激發讀課文的興趣
(多媒體打出《湯姆·索亞歷險記》這本書的封面)教師簡介:《湯姆·索亞歷險記》是美國文學大師馬克·吐溫的四大名著之一,受到了世界各國讀者的喜愛,歷經百年,魅力不減。通過書名,你能猜猜這本書的內容嗎?(學生猜測)
二、閱讀梗概,了解小說內容
教師相機提醒學生:梗概中寫到了湯姆的幾次歷險?主要寫的是哪次歷險?你是怎么知道的?讓學生能比較準確地概括主要內容。
三、瀏覽精彩片段,體會人物特點和語言特點
1.瀏覽精彩片段,與梗概對照,想想精彩片段寫的是梗概的哪一部分。
2.再讀精彩片段,圍繞下面的問題交流:
(1)你覺得湯姆是個怎樣的孩子?哪些地方給你的印象最深?
(2)你認為精彩片段中哪些地方最精彩?
引導學生根據自己的感受來交流,學生可能認為事件精彩,可能認為語言精彩,只要有所體會就可以。教師根據學生的感悟,相機引導學生注意語言幽默、夸張的特點。
四、結合課后的提示語和讀書產生的疑問,激發學生讀整本書的興趣
1.通過閱讀梗概,你對哪些內容產生了興趣?哪些地方讓你產生了疑問?
2.看課后的提示語,“我讀了整本書,覺得湯姆刷墻那一段很有趣”,你有什么想法?
3.拓展閱讀湯姆刷墻的精彩片段。
4.鼓勵學生讀整本書,為讀書交流作準備。
五、相關鏈接
馬克·吐溫(1835—1910)美國著名的小說家。童年時代,馬克·吐溫住在密西西比河旁的小鎮里,這里是各種船只穿梭聚散之地,他在此地的見聞,成為他日后作品中的題材和特色。12歲時,父親去世,馬克·吐溫只好停學,到工廠當小工。后來他換了不少職業,先后曾做過密西西比河的領航員、礦工及新聞記者等工作。漸漸地著手寫一些有趣的小品,開始寫作生涯。馬克·吐溫是他的筆名,意思是“水深十二英尺”。馬克·吐溫的第一篇引人注意的短篇小說《跳蛙》,使他成為頗有名氣的幽默作家。35歲結婚后,他專職寫作,隨后的20年,相繼完成了《湯姆·索亞歷險記》《乞丐王子》《密西西比河上生涯》和《哈克貝里·費恩歷險記》等不朽名著。
馬克·吐溫一生著述頗豐。他擅長使用幽默和諷刺,針砭時弊,一針見血,毫不留情。其創作將現實主義的刻畫和浪漫主義的抒情和諧地統一起來。他的作品對后來的美國文學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人們普遍認為馬克·吐溫是美國文學史上的一個里程碑。馬克·吐溫是美國批判現實主義文學的奠基人,世界著名的短篇小說大師。
《湯姆·索亞歷險記》是馬克·吐溫的四大名著之一,發表于1876年。其中不少事情都是作者的親身經歷,蘊含了作者對童年生活的深刻懷念,作者以其膾炙人口的幽默與諷刺以及對兒童心理世界的精細刻畫,使湯姆·索亞這個可愛的“頑童”形象,一百多年來飲譽世界。正如馬克·吐溫在原序中寫道:“寫這本小說,我主要是為了娛樂孩子們,但我希望大人們不要因為這是本小孩看的書就將它束之高閣。”因為閱讀這本小說能讓“成年人從中想起當年的自己,那時的情感、思想、言談以及一些令人不可思議的做法”。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