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乾隆朝的歷史介紹
來源:奧數網 2017-07-19 23:51:51

清朝乾隆朝的歷史介紹
乾隆帝在位六十年,是康熙帝以后統治時期最長的皇帝。在他退位以前的二十多年間,統治機構由腐敗而漸趨于腐朽,清王朝逐漸進入了衰敗時期。
以武功自詡的乾隆帝,在侵緬戰爭失敗后,又在一七八八年(乾隆五十三年)發兵侵入安南,鎮壓安南人民的起義。清軍遭到失敗,損失慘重。由于西藏內部的糾紛,又招致了清朝與廓爾喀的戰爭。乾隆帝在戰勝廓爾喀后,在西藏地區確立了各項制度,使這一邊境地區得以安謐,是他退位前對清王朝的最后一個貢獻。
乾隆帝統治時期,清皇室揮霍無度,早已成為最大的貪婪集團。乾隆帝晚年信用大學士和珅秉政,形成了以和珅為首的官員貪污網。自朝臣至地方官員,競相搜括,以貪賄為能事。各地自督撫以下的貪污大案不斷發生。乾隆帝雖然陸續處置了大批觸法的官吏,卻無法遏止普遍形成的貪風。自省縣至鄉里,吏治腐敗,貪賂公行,清政府自上而下,日益腐爛了。
不堪忍受嚴酷盤剝的各地民眾,醞釀著推翻清王朝的斗爭。甘肅和臺灣相繼爆發了人民起義,預示著更大的風暴就要來臨。
(一)對鄰國的戰爭與英國使團的來使
一、對安南的戰爭
一四二八年,安南黎利建立黎氏王朝。一五二七年,權臣莫登庸篡位。一五九二年,貴族鄭松從清化出兵攻占■龍(今河內),立黎維潭為王,政權掌握在鄭氏手中。鄭氏派往鎮守順化的阮潢,逐步控制了南方,與鄭氏對峙,形成了南北分裂割據的局面。從一六二七年至一六七二年,鄭氏與阮氏先后進行了七次大戰,在安南造成了嚴重的災難。
一六六六年,鄭氏用黎維禧的名義,把南明永歷王朝頒發的敕印送繳清朝。次年,康熙帝封黎維禧為安南國王。一七七一年,阮文岳、阮文呂、阮文惠三兄弟在歸仁府西山村領導農民起義,推翻了當地政權。一七八五年打退了暹羅侵略軍,消滅了南方統治者阮福映的軍隊,控制了安南南方地區。一七八六年揮軍北上,直搗■龍。國王黎維祁于一七八七年潛逃。黎維祁母、妻及宗族二百人,逃往廣西太平府龍州邊界。清兩廣總督報告朝廷。乾隆帝認為,百余年來,黎氏王朝朝貢不絕,清朝有“興滅繼絕”的義務。遂派兩廣總督孫士毅率兵一萬二千人,云南提督烏大經率兵八千人,并糾集黎氏王朝殘余勢力鎮壓安南農民起義。一七八八年(乾隆五十三年)十月末,孫士毅和提督許世亨的部隊出廣西鎮南關,直奔北寧,渡過富良江(即紅河),于十一月十九日占領■龍,黎氏族人出迎。黎維祁也在夜半求見清軍統帥,孫士毅傳乾隆帝諭,封黎維祁為安南國王。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