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門豹》說課稿(2)
來源:網絡資源 文章作者:奧數網整理 2017-07-24 14:41:59

2、對比辨析,品味語言的準確性
語文學習的過程就是學生對語言感受、體會、積累的過程,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通過多種途徑,品味語言,體會語言的精確性,培養學生敏銳的語感能力。對比就是行之有效的一種好方法。
3、入境體驗,升華語言的情感性
通過不同人物對西門豹的評價,多角度展現西門豹懲治惡人的巧妙;同時,讓學生進入文本角色,參與評價,體驗西門豹的高明,使學生在語言感悟中積蓄的情緒得以宣泄,提升人物形象。
教學課件及課外補充資料是本科教學的必備的輔助教學手段。
四、說教學過程
(一)教學思路
對于這篇課文的教學,我們安排了兩課時。第一課時簡介作者及文學著作,將孩子的思想帶向遙遠的古代,感受傳統文化的深厚博大。然后讓孩子借助拼音和小組合作學習7個生字,把課文讀通,讀得正確、流利。通過讀課文,粗知課文內容。通過師生、生生分角色朗讀課文1——9自然段,體會西門豹是一個會發現問題、善于調查分析,聰明、講策略的人。抓住三個“鬧”字理解鄴田地荒蕪、人煙稀少的真正原因。三個“鬧”字,讓我們讀出了老百姓被逼無奈,迷信河神;更讓我們知道了這不是天災,而是人禍,罪魁禍首是誰,受害人是誰,一讀便展現在我們眼前。第二課時學習課文的10—16自然段。通過分段讀課文,理解西門豹是怎樣救姑娘、懲治官紳頭子,教訓小官紳,教育老百姓和帶領群眾挖渠引水,取得豐收的。抓住西門豹的語言、舉止去理解他方法的妙處,再借助插圖,讓同學們一起演一演,從而把課文內容在表演的過程中內化為自己的語言。
(二)、教學設計
現在我們主要說說第二課時的教學設計。
第一環節、復習鞏固,引入新課。
1、填空
西門豹到了鄴,發現那里(),()。
西門豹通過四問老大爺,
一問了解到都是(),
二問了解到首犯是(),(),
三問了解到受害人是(),
四問了解到漳河(),倒是()。
西門豹真是一個()的人。
(設計依據:課標對第二學段的閱讀要求中指出:“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能對課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問。”設計這個填空練習,以課件的形式出現,不僅是對上節課學習內容的復習鞏固,而且降低難度,培養學生概括文章內容的能力。)
第二環節、直奔重點,品悟課文。
1、指引學路
師:西門豹調查結束后,了解到了真實的情況,說了一句話“我也去送送新娘。”西門豹真的要去送新娘嗎?(教師點撥:結合下文理解重點詞句,讓學生知道西門豹說的不是真心話。)
課文中還有幾處也是這樣的,我們這節課就來細細體會。請同學們默讀11—14自然段,畫出西門豹說的話,讀一讀,看看你會體會到什么?
1、自由讀課文,劃出能體現西門豹巧妙地為民除害的詞句。
2、投影提示交流要求:想:這句話是什么意思?-議:這句話巧妙在哪里?-賽:誰能讀出這句話的巧妙?
四人小組討論研究,哪一處最能體現西門豹懲治的巧妙。
(設計依據:文字是作者和讀者之間的一座橋梁,通過橋梁,讀者才能和作者見面。本環節,我采用“想、議、賽”的研讀方法,引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引導學生充分地與文本進行親密接觸。)
第三環節、品讀語言,體會巧妙
理解西門豹是如何巧妙破除迷信的,理解西門豹的辦法妙在哪里。這是本課教學的重點和難點。本文篇幅較長,適宜長文短教。為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我主要抓以下三句話來組織教學。
1、在上一環節小組合作探究的基礎上,反饋:你是從哪體會西門豹的做法很妙的?
根據學生的反饋,課件出示相關句子,由于句子較長,這里不一一來讀。
2、研讀西門豹懲治巫婆的巧妙——課件出示句子:“不行,這個姑娘不漂亮,河伯不會滿意的。麻煩你去跟河伯說一聲,說我要選個漂亮的,過幾天就送去”
首先:讓學生默讀句子,潛心思考:西門豹為什么說姑娘不漂亮?預設學生能說出:
這是西門豹救出姑娘的一個借口。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