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級孩子需要養成這八個好習慣!
來源:網絡資源 文章作者:奧數網整理 2017-10-19 13:37:41

經常會看到一些家長,非常看重孩子的學習成績,千方百計地培養孩子的外語、美術、音樂等多方面能力,孩子也很努力,但經常收效不大,這是什么原因呢?
沒養成好的學習習慣!
葉圣陶先生曾說過“所謂教育,就是要養成良好的習慣。”作為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們應該將培養孩子的好習慣放在第一位。據研究表明,3-12歲是孩子形成良好習慣的關鍵期,家長們一定要好好抓住。只要做到下面這8條中的5條,孩子進名校、走上人生巔峰將不再是夢。
1
主動學習的習慣
不是每個孩子都天生“愛”學習的,所以家長要培養孩子對學習的興趣,通過孩子的興趣點來激發學習動力,讓他將學習當做自己的事。比如,對一個愛天文的孩子,就可以告訴他只有好好學習數學、物理才能成為一名真正的天文學家。還可以經常經常講一些伽利略、牛頓等人的故事給他聽,讓其收到感染,主動學習。
2
勤于思考的習慣
要讓孩子明白獨立思考、勤于思考的重要性,擺脫對家長和老師的依賴。自己能解決的問題就一定不要幫他們解決。鼓勵孩子平時要提問題,多問幾個為什么,千萬不要“盡信書”。在做作業時遇到問題可以先放一放,等做完了別的作業再考慮兩遍,自己實在解決不了的,可以在家長或別人輔導下解決。做完后,最好再找兩道同類型的題讓孩子獨立做一做。
3
按時學習的習慣
孩子在學校里的學習是有嚴格時間規定的,在家里也應該有固定的學習時間。例如,放學后應先寫作業后玩,或者在晚飯后稍稍休息一下,立即做功課。一項研究表明,學習好的學生,一般都在嚴格規定的時間內準備功課,這樣做主要是使學生形成一種時間定向,一到什么時候就自然而然地產生了學習的愿望和情緒。這種時間定向能使開始投入學習的準備時間減少到最低限度,使孩子能夠很快地專心學習。
4
提高效率的習慣
在學習中要告訴孩子提高效率的重要性,力戒拖延和磨蹭。同樣的作業和題目,只有集中精力,高效的利用每一分鐘,才能又快又好的完成,這樣就可以做游戲或好好休息了。所以在對孩子的要求上,不要只滿足于孩子“一坐就是幾個小時”,而要教育他們在規定的時間內精神專注,高效率地完成任務,幫助孩子學會控制干擾,訓練他們高度的專注能力。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