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邊的科學:地震的分類
來源:網絡資源 文章作者:奧數網整理 2018-02-02 09:03:48

地震俗話說就是地動。是什么原因引起地震的呢?古代,人們對地球知識缺乏了解,以為人們腳下的大地是馱在一條大鯨魚的背上,鯨魚累了要翻身,便造成了大地震動。也有的說是“大地發怒”是對人的“抱復”等等。科學家告訴我們,地震不過是地殼急驟顫動的自然現象。由于引起地殼震動的原因不同,可以把地震分為構造地震、火山地震和陷落地震。
構造地震是由于巖層斷裂,發生變位錯動,在地質構造上發生巨大變化而產生的地震,所以叫做構造地震,也叫斷裂地震。我國和世界上發生的絕大多數地震都屬于這種地震。構造地震的震源深度通常多在60公里以內。大致70-300公里深的地震,稱為中深源地震。深度在300公里以上,直到700公里左右的,稱為深源地震。震源在深處的一切地震帶通常與遠離南美洲及亞洲海岸線的太平洋深海海槽的走向相合。科學家們現在認為,海槽是地殼幾塊龐大移動部分相互碰撞、彼此積壓的所在位置的標志,擠壓相持一時期后,巖石開始變形,當巖層變形超過它所承受的最大限度時,就會突然發生斷裂錯動,從而產生地震。這種看法是一種比較能說服人的見解。
不久前,美國加州地層研究學院的一位科學家提出地球表層經常出現的強大風力,可能是誘發地震的重要動力之一。在1986年9月及1987年10月,加州南部地區先后發生過幾次4.5級的中度地震。這幾次地震發生前,這位科學家對該地區風力變化情況進行了詳細的監察及記錄。他發現,每當地震前的4-6個星期內,地震區都出現了一連串異乎尋常的強烈高氣壓,導致加州海岸附近數百里的太平洋上產生強風。他認為,這些高氣壓及強風引發了地震。不過,這只是一家之言。
由于火山爆發而引起的地震叫做火山地震。這種地震是與爆裂式火山的猛烈噴發同時發生。他是由火山爆發時所引起的能量沖擊,而產生的地殼振動。火山地震有時也相當強烈,如喀拉喀拉火山爆發時引起的火山地震,激起海浪高達30米,竟把150公里外的雅加達市的墻窗震裂。但這種地震所波及的地區通常只限于火山附近的幾十公里遠的范圍內,而且發生次數也較少,只占地震次數的7%左右,所造成的危害較輕。
陷落地震往往是由洞穴的崩塌所引起的。例如,在石灰巖發育的喀斯特地區,溶洞的偶爾崩塌或大塊巖石墜落,都可以造成小地震。鹽丘和松軟地層經地下水沖蝕后,也能發生塌穴。這種地震發生的次數更少,只占地震總次數的3%左右,震級很小,影響范圍有限,破壞也較小。
有時在人為條件下,也可能引起陷落地震。例如地下礦體被采掘后,使周圍的巖石失去支托,往往會引起崩塌而形成地震。這種地震有時也能造成災難性的破壞。這種現象,在加拿大和南非等國家,特別是煤礦中常有發生。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