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av无码久久一区二区-日韩av无码社区一区二区三区-日韩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日韩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日韩av无码中文无码不卡电影-日韩av无码中文无码电影

奧數網
全國站
您現在的位置:奧數 > 四年級 > 四年級輔導 > 正文

人教版四年級語文上冊課內閱讀試題(6)

來源:本站原創 2018-03-06 15:29:16

智能內容

  3登上萬壽山,站在佛香閣的前面向下望,頤和園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蔥郁的樹叢,掩蓋著黃的綠的琉璃瓦屋頂和朱紅的宮墻。正前面,昆明湖靜得像一面鏡子,綠得像一塊碧玉。游船、畫舫在湖面上慢慢地滑過,幾乎不留一點痕跡。向東眺望,隱隱約約可以望見幾座古老的城樓和城里的白塔。

  1、文中能表現有人心情舒暢的詞語是什么?

  答:神清氣爽。

  2、第一段重點描寫了(長廊),突出長廊的(長)和(美)的特點。文中用表示顏色的詞體現(美),用具體數字"七百多米"來說明長廊的( 長 )特點。為了突出這一特點,作者先介紹了(柱子)、(欄桿),再介紹(橫檻)、(花木)。(每一間的橫檻上都有五彩的畫,畫著人物、花草、風景,即千幅畫沒有那兩幅是相同的。)抓住每間橫檻上五彩畫的特點,從內部介紹,(長廊兩旁栽滿了花木,這一種花還沒謝,那一種花又開了。微風從左邊的昆明湖上吹來,使人神清氣爽。)抓住長廊的風景宜人的特點,從外部介紹。

  3、"幾千幅畫沒有那兩幅是相同的"說明畫( 多且內容各異 )。

  4、請用橫"     "畫出各段中的過渡句。在文章中起(承上啟下的過渡)作用。點明(游覽的行蹤)。

  5、第一段中,有些動詞記述了游覽的過程,請寫出來:(進了)、(繞過)、(來到)。第二段中用(走完)、(來到)。第三段用(登上)、(站)。

  6、畫"      "的句子運用了(列數字)的說明方法。

  7、第二段描寫了來到(萬壽山腳下),看到(佛香閣)和(排云殿)。觀察順序是(從上到下)。

  8、第三自然段描寫站在(佛香閣的前面)看到的頤和園的景色。分別寫了(樹叢)、(屋頂)、(宮墻),重點描寫(顏色),突出(色彩的美麗)。

  9、聳立的意思是:(高高的直立),從"聳立"這個詞中能體會到(佛香閣的高大),從"一排排"這個詞中能體會到(排云殿占地面積大)。

  10、作者在寫"佛香閣"和"排云殿"時用了相同的寫法:都是先(具體描寫特點),再(點明名稱)。

  11、第三自然段中畫線的句子寫出了(  昆明湖 )的美景,第一句先寫了(  靜態 )時的美,第二句寫了(  動態 )時的美。作者運用比喻的修辭方法和動靜結合的寫法來描寫昆明湖"靜"和"綠"的特點

  12、從"滑"字能體會到什么?換成"劃"字好嗎?為什么?

  答:更加突出了昆明湖的"靜"。與前面一句"昆明湖靜得像一面鏡子"相襯托,一靜一動,更加突出了湖水的靜。不好。因為"滑"指在表面滑過,"劃"指在水中劃過,"滑"字更能體現湖水的靜。

  13、作者根據(  游覽 )順序先后游覽了( 長廊 )、( 萬壽山 )、( 昆明湖 ),幾處景物的特點,都突出了景色( 美 )。課文的開頭和結尾( 呼應 ),表達了作者的( 對頤和園的贊美 )之情。

  14、課文運用動詞體現游覽的順序:進了(頤和園的大門)-〉繞過(大殿)-〉來到(有名的長廊)-〉走完(長廊)-〉來到(萬壽山腳下)-〉登上(萬壽山)-〉……(從萬壽山)下來-> (長長的石橋)……

  合理運用"比喻"、"擬人"、"排比"等修辭方法,把景物特點寫具體、形象。

  15、" 游船、畫舫在湖面上慢慢地滑過,幾乎不留一點痕跡"的句子中通過描寫"游船、畫舫"反襯出昆明湖的(靜的特點)

  16、選文表達了作者什么樣的思想感情?

  答:本文通過對北京頤和園的湖光山色、亭臺樓閣、長廊、石橋等景物的描寫,表達了作者對頤和園的贊美之情。

  17、畫舫:裝飾華美的專供游人乘坐的船。隱隱約約:看起來或聽起來不很清楚,感覺不很明顯。姿態不一:樣子各不相同。蔥郁:蔥蘢。聳立:高高的直立。金碧輝煌:形容建筑物等異常華麗,光彩奪目。神情氣爽:形容人頭腦清醒,精神爽快。

  18、縮寫句子: (1)、北京的頤和園是個美麗的大公園。(2)、一座八角寶塔形的三層建筑聳立在半山腰上。(3)、蔥郁的樹叢,掩映著黃的綠的琉璃瓦屋頂和朱紅的宮墻。

  第二十課 古詩兩首

  1、默寫《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送元二使安西》。

  2、《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的作者是(  唐 )朝的( 李白 )。在詩中( 李白 )(誰)送( 孟浩然 )(誰)去(  廣陵 )(地方)。詩的前兩句(  敘事   ),后兩句( 寫景 )。(寫景、敘事)這首詩描寫了( 春天送別好友時的情景 ),表達了詩人( 對朋友的依依惜別 )的思想感情。

  3、《送元二使安西》的作者是( 唐 )朝的詩人( 王維 )。這首詩描繪的是( 王維 )在(  渭城  )送(  元二 )去(   安西  )的情景。詩中("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表達了對朋友的依依惜別之情。從( 青青 )、(  柳色新 )兩個詞語可以看出詩人送別朋友的時間是( 春 )季節。

  4、《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送元二使安西》在內容上的共同之處是( 都是送別朋友,表達對朋友依依不舍之情 )。
 

廣告合作請加微信:17310823356

京ICP備09042963號-15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854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56762110 舉報郵箱:wzjubao@tal.com

奧數版權所有Copyright2005-2021 www.xmglf.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