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福州小升初論語典故整理(3)
來源:家長幫論壇福州站 文章作者:家長幫暖暖桑 2018-03-20 22:36:44

17.【當仁不讓】
[出處]子曰:"當仁不讓于師。"(《衛靈公》)
<釋義>原意是為了仁,不謙讓。現指遇到應該做的事,就勇敢地承擔起來,決不推讓。
孔子和儒家特別重視師生關系的和諧,強調師道尊嚴,學生不可違背老師。這是在一般情況下。但是,在仁德面前,即使是老師,也不謙讓。這是把實現仁德擺在了第一位,仁是衡量一切是非善惡的最高準則。
18.【殺身成仁】
[出處]"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衛靈公》)
<釋義>原指不惜舍棄自己的生命以成全仁德。后泛指犧牲自己生命,以維護正義事業。
在陳絕糧,從者病,莫能興。子路慍,見曰:"君子亦有窮乎?"子曰:"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子曰:"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
19.【文質彬彬】
[出處]"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后君子。"(《雍也》)
<釋義>原形容人既文雅,又樸實。后形容人舉止文雅,態度從容。
'文質彬彬'可以從寫作、藝術、審美的內容和形式、內在美與外在美、質樸與文飾等各個方面來力。以理解和發揮,從而使'文'與'質'成為一對內涵豐富而外延廣泛的范疇得到深入研究。
20.【成人之美】
[出處]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顏淵》)
<釋義>原意是勉勵并幫助別人做好事。后用以表示幫助別人實現其愿望,成全別人的好事的意思。
明朝有一人名喚謝榛,瞎了一只眼,但他善作歌詞,所作的歌詞在民間流唱甚廣。謝榛到彰德,孫穆王親自接待他,孫穆王見兩人如此投機,便在次年元旦將賈氏及一些豐厚的禮品送給謝榛。世稱孫穆王成人之美,有君子風度;但也反映了古時女子的卑賤,被當作禮品送來送去。
21.【既往不咎】
[出處]子聞之,曰:"成事不說,遂事不諫,既往不咎。"(《八佾》)
<釋義>對以往的錯誤、罪行不再責備、處分。
22.【過猶不及】
[出處]曰:"然則師愈與?"子曰:"過猶不及。"(《先進》)
<釋義>做過了頭,就跟做得不夠一樣,都是不好的。
春秋時期,孔子的學生子貢問孔子他的同學子張和子夏哪個更賢明一些。孔子說子張常常超過周禮的要求,子夏則常常達不到周禮的要求。子貢又問,子張能超過是不是好一些,孔子回答說超過和達不到的效果是一樣的。
23.【三思而行】
[出處]"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公冶長》)
<釋義>反復考慮后再做。
正反兩面仔細考慮完以后,就必須加以比較,做出決定,立即行動。如果你考慮正面,又考慮反面之后,再回頭來考慮正面,又再考慮反面,那么,如此循環往復,終無寧日,最終成為考慮的巨人,行動的侏儒。
24.【無所用心】
[出處]"飽食終日,無所用心,難矣哉!"(《陽貨》)
<釋義>沒有開動腦筋。比喻對什么事都不關心。
春秋時期,孔子經常教育他的學生向顏回學習,不要追慕富貴與享受,用心讀書。孔子說如果一個人一天到晚吃得飽飽的沒有事可干,不去用心思考問題,那就沒有造就了。下棋的人雖然悠閑但也要用心,比起那些飽食終日、無所用心的人來要強多了。
25.【察言觀色】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