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昆明小升初語文文言文整理附譯文(二)(2)
來源:家長幫論壇昆明站 文章作者:蜜桃布叮 2018-03-24 11:53:09

一個人最先完成了,拿起酒壺準備飲酒,卻左手拿著酒壺,右手畫蛇,說:"我能夠為它畫腳。"他還沒有(把腳)完成,另一個人的蛇畫好了,搶過他的酒壺,說:"蛇本來就沒有腳,你怎么能給它畫腳呢?"話剛說完,就把那壺酒喝完了。
那個給蛇畫腳的人,最終失掉了那壺酒。
分析點評
這個故事告訴人們,蛇本來沒有腳,先畫成蛇的人,卻將蛇添了腳,結(jié)果不成為蛇。后遂用畫蛇添足,比喻節(jié)外生枝,告訴人們做任何事都要實事求是,不賣弄聰明,否則非但不能把事情做好,反而會把事情弄砸。
不論對國家、人民或自己,都具有安全性。這個故事的意義是深刻的,"畫蛇添足"的教訓,值得我們記取。不要因為一個小小的錯誤而喪失了自己本該有的東西。" 為蛇足者,終亡其酒。",真是可惜!
揭示道理:1:做事不可多此一舉了,否則有時還會失去一些東西,得不償失,弄巧成拙。
2:無論做什么事情都要尊重客觀事實,實事求是。
3:這篇寓言告訴人們,凡做一件事情,必須有具體的要求和明確的目標,要以清醒堅定的意志,追求之,完成之,不要被勝利沖昏頭腦。被勝利沖昏頭腦的人,往往為盲目樂觀所蔽,而招致失敗。
八、掩耳盜鈴
范氏之亡也①,百姓有得鐘②者,欲負而走,則鐘大不可負③;以錘④毀之,鐘況然⑤有聲。恐人聞之而奪己也,遽⑥掩其耳。惡人聞之,可也;惡己自聞之,悖(7)也!
注釋
(1)范氏之亡也:范氏是春秋末期晉國的貴族,被其他四家貴族聯(lián)合打敗后,逃在齊國。
(1)亡,逃亡。 (2)鐘:古代的打擊樂器 (3)則:但是
(4)負:用背馱東西。 (5)錘(chuí):槌子或棒子。
(6)況(huàng)然:形容鐘聲。 (7)遽(jù):立刻。
(8)悖(bèi):荒謬。 (9)惡(e):害怕。
譯文
范氏逃亡的時候,有個人趁機偷了一口鐘,想要背著它逃跑。但是,這口鐘太大了,不好背,他就打算用錘子砸碎以后再背。誰知,剛砸了一下,那口鐘就"咣"地發(fā)出了很大的響聲。他生怕別人聽到鐘聲,來把鐘奪走了,就急忙把自己的兩只耳朵緊緊捂住繼續(xù)敲。害怕別人聽到鐘的聲音,這是可以理解的;但捂住自己的耳朵就以為別人也聽不到了,這就太荒謬了。
寓意:鐘的響聲是客觀存在的,不管你掩不掩耳朵,它總是要響的。凡是要客觀存在的東西,都不依人的主觀意志為轉(zhuǎn)移。有的人對不喜歡的客觀存在,采取不承認的態(tài)度,以為如此,客觀就不存在了,這和"掩耳盜鈴"一樣,都是極端的主觀唯心主義--唯我論的表現(xiàn)。
九、楊氏之子
梁國楊氏子九歲,甚聰惠。孔君平詣其父,父不在,乃呼兒出。為設(shè)果,果有楊梅。孔指以示兒曰:"此是君家果。"兒應(yīng)聲答曰:"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
譯文:在梁國,有一戶姓楊的人家,家里有一個九歲的兒子,非常聰明。有一天,孔君平來拜見他的父親,恰巧他父親不在家,孔君平就把這個孩子叫了出來。孩子給孔君平端來了水果,其中就有楊梅。孔君平指著楊梅給孩子看,說:"這是你家的水果。"孩子馬上回答:"我可沒聽說過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鳥。"
字義:
氏:姓氏,表示家族的姓。 夫子:舊時對學者或老師的尊稱。
設(shè):擺放,擺設(shè)。甚:非常。詣:拜見。未聞:沒有聽說過。
相關(guān)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shù)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shù)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shù)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shù)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shù)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shù)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shù)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shù)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shù)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shù)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