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習慣
來源:網絡資源 文章作者:奧數網整理 2018-04-25 14:30:10

《英語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基礎教育階段英語課程的任務是激發和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使學生樹立自信心,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發展自主學習的能力和合作精神……從中可以看出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是學好英語的基礎和前提,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也是小學英語教學的重要任務之一。小學生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主要包括:聽的習慣、說的習慣、讀的習慣和寫的習慣。
一、良好的聽的習慣。
用心聽他人說英語,認真聽示范發音,聽清后再模仿。學習英語是從“聽”起步的。沒有“聽”,就無從模仿“說”。只有聽得清,聽得懂,才能說得準,說得好。因此,培養學生認真聽教師或者錄音的示范發音,用心聽他人說英語是至關重要的。
1.課堂上靜心聽的習慣
小學生愛模仿,善模仿,還好表現。課堂上,常有學生還沒等老師說完就急于開口模仿或輕聲跟講,結果導致自身發音欠準,而且還影響了他人。因此,教師要訓練學生養成靜心聽的習慣,教給學生聽的方法。當教師示范發音時,學生要邊觀察教師嘴形,邊仔細聽。當老師發音完畢,學生才能跟說。這樣,發音才會到位,模仿效果才會好。因此,在英語起始教學階段,教師可采用“手勢暗示法”,即教師隨著示范發音打手勢“一、二”,這時學生邊聽教師發音,邊看教師嘴形,注意觀察其大、小、扁、圓及變化情況,做到看明、聽清,當手勢打“三”時,全班齊聲模仿。這樣,發音易到位,模仿效果好。比如在學習/s/和/θ/兩種發音時,一定要引導學生仔細聽老師的范讀,觀察兩種發音在嘴形上和聲音上的細微差別,這樣才有可能在自己發音時做到正確無誤。
2.仔細聽錄音的習慣
小學生聽錄音跟說跟讀,往往只滿足于“聽到”,能跟得上說,跟得上讀,而不注意語音、語調、句中的重音、停頓等。因此,教師要引導學生“聽清”,在播放錄音前,可分步提出聽的具體要求,使聽一遍錄音,便有一次收獲。在聽磁帶跟讀時,要鼓勵他們積極模仿磁帶中地道的原汁原味的語音語調。不要只滿足于聽到了錄音內容。
3.善于傾聽他人的習慣
在英語課堂上,學生有很多聽其他同學說英語的機會。但小學生有意注意較弱,維持時間較短,特別是在聽同學發言時易走神。教師在課上要避免枯燥操練,要多用“有意點名,個別提問”,對活動與集體操練應頻繁交替使用。同時在教學內容上設置“牽制性”提問,“逼”學生專心聽他人說英語,不聽,就無法參與。例如,朗讀單詞、句型時,教師可先讓個別學生發言,再讓其他學生對他的發言做出評價,引導學生注意傾聽,學會評價。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