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濰坊城區義務教育學校招生政策
來源:家長幫濰坊站 文章作者:小王濤 2018-05-17 10:12:30

2017年濰坊城區義務教育學校招生政策出爐
2017年城區義務教育學校招生工作新聞發布會上獲悉,今年奎文區、濰城區、高新區首次試行網絡報名和現場確認相結合的方式進行,7月15日--12日進行網絡報名,7月15日--17日進行現場確認。
從2017年城區義務教育學校招生工作新聞發布會上獲悉,今年奎文、濰城、高新首次試行網絡報名和現場確認相結合的方式進行,7月5日一12日進行網絡報名,7月15日一17日進行現場確認。
城區民辦初中招生實行網上報名,報名網站:濰坊市民辦教育協會中小學專業委員會(www.wfmbzxx.cn)。網上報名時間為7月5日一6日,現場到學校確認時間為7月7日一9日。城區民辦小學招生報名并現場確認時間為7月7日一9日。民辦初中、小學“電腦派位”時間均為7月12日上午,當日在學校網站或校務公開欄公布錄取結果。
招生范圍:堅持劃片招生、就近入學
各縣市區根據適齡學生人數、學校分布、學校規模、交通狀況等實際因素,采取單校劃片、多校劃片、彈性學區等多種適宜的劃片方式,合理確定每所公辦義務教育學校的招生片區。
因新建學校或居民小區,以及解決大班額等原因,需要對傳統招生片區進行調整的,各縣市區按照依法治理的要求,堅持先聽證后決策,聽證會必須有片區內學生家長代表和家長委員會成員代表參加,切實加強劃片調整工作的認可度和公信力。
全市民辦義務教育學校原則上立足于本縣市區招生。城區的民辦義務教育學校主要面向城區招生;其他縣市區民辦中小學招生范圍由當地教育行政部門根據本地實際情況研究確定。報考濰坊市城區民辦初中的學生只能選取城區的一所民辦初中報名,嚴禁城區民辦初中接收已參加城區其他民辦初中網上報名的學生進行面談及“電腦派位”。
入學方式:堅持免試入學制度
任何學校不得采取學科文化知識測試或其它任何變相形式的考試、考查等方式選拔學生,不得以各類竟賽、獎勵證書或考級證明等作為招生入學依據或參考。
民辦學校報名人數超過招生計劃數時,采取面談加“電腦派位”方式錄取;民辦學校報名人數少于招生計劃數時,可以采取面談方式直接錄取。
民辦學校制定規范的面談方案,報當地教育行政部門備案;面談“電腦派位”過程向教育行政、督導、監察部門以及家長代表、學生代表公開,自覺接受社會各界監督。
根據《關于建立失信聯合懲戒制度加快推進社會誠信建設的意見》(濰發【2016】 30號)規定,民辦學校要對嚴重失信行為的有關人員限制其子女就讀高收費私立學校,切實落實對失信行為的聯合懲戒責任。
班額:小學不突破45人,初中不突破50人
所有義務教育學校新招生班額,小學不突破45人,初中不突破50人,鼓勵有條件的學校實行小班化教學。
入學年齡:原則上不調整
年滿六周歲的適齡兒童應當接受義務教育,按照義務教育“以縣為主、屬地管理”的原則,就讀小學一年級學生的截止出生年月,由各縣市區根據法律法規及學齡人口變化、教育保障條件等實際情況統籌確定。基于全面解決大班額工作實際,今年入學年齡原則上不作調整;確需調整的,縣市區須經過聽證后方可實行。
高新:2011年8月31日前出生。
奎文:2011年8月31日前出生。
濰城:2011年5月底前出生,最大限度招收六周歲(2011年8月底前出生)。
收費管理:公辦義務教育學校學生全部實行"兩免一補"政策
公辦義務教育學校學生全部實行"兩免一補"政策,即:免除學雜費、免費提供教科書和對家庭經濟困難寄宿生補助生活費。
民辦學校學費嚴格執行《關于規范民辦中小學收費行為的通知》(濰發改物價[2015]139號)文件規定,收費標準執行"新生新辦法,老生老辦法”,學費、住宿費按學年或學期收取,嚴禁跨學年預收;嚴禁向學生收取報名費和錄取費等;嚴禁變相收取贊助費等方式錄取學生;收費時必須向繳費者開具國家規定使用的收費票據;收費項目及標準要通過校務公開欄、學校網站等多種方式向社會公開。
民辦學校因刊登、散發虛假招生廣告或者其他違反國家規定的行為造成學員退學的,應退還所收取的全部費用。學生注冊入學后,學生因自身原因退(轉)學,學習時間不滿兩個月的按學年收費標準的四分之一收費,滿兩個月不滿一學期的按學年收費標準的二分之一收費,滿一學期不滿一學年的按一學年收費。
當地居民子女入學
當地居民子女入學,需提供父母或其他法定監護人的戶口簿和房產證,小學生還需提供接種防疫的證明。
因舊城區改建征收房屋涉及到被征收人子女入學的,被征收人可憑戶口簿和補償協議到現居住地或回遷居住地教育行政部門辦理有關手續,由相關教育行政部門統籌安排其子女入學。
隨遷子女入學
堅持以流入地政府為主、以公辦學校為主,將隨遷子女義務教育納入城鎮發展規劃和財政保障范圍。隨遷子女到公辦學校就讀,需提供父母或其他法定監護人的戶口簿、房產證(或房屋租賃合同)、合法穩定就業證明及居住證等材料;小學生還需提供接種防疫的證明。
對符合條件的隨遷子女由相關教育行政部門統籌就近或相對就近安排到公辦學校就讀,隨遷子女回流出地就學的,流出地妥善安置。各縣市區適應戶籍制度改革要求,進一步推進以居住證為主要依據的隨遷子女入學政策,切實簡化隨遷子女入學流程和證明要求,加強隨遷子女教育管理服務,保障隨遷子女平等接受教育,隨遷子女特別集中的城區可根據實際情況制定具體辦法。
農村留守兒童入學
教育行政部門主動與民政部門對接,重點做好無人監護、失學輟學、無戶籍等農村留守兒童的就學保障工作;對不在學的留守兒童會同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指導各義務教育學校、村(居)民委員會采取電話溝通、入戶家訪等方式,逐一核查,及時聯系并做好勸返、登記和書面報告工作。
各義務教育學校建立留守兒童檔案并在學籍系統進行標注;全面落實資助救助、“教師媽媽(爸爸)”等關愛幫扶政策。省扶貧工作重點村學校全部設立留守兒童關愛室、配齊配全相關設施設備;鄉鎮寄宿制學校積極改善辦學條件,優先安排解決留守兒童食宿問題。
殘疾兒童入學
濰坊盲童學校、濰坊聾啞學校分別面向全市招收視力和聽力障礙學生;加大融合教育力度,優先采用普通學校隨班就讀的方式,就近安排具備接受普通教育學習能力的適齡殘疾兒童接受義務教育。
對確需到特殊教育學校就讀的孤獨癥兒童,原則上奎文區戶籍學生到奎文區輔讀學校就讀,其他區戶籍的學生到濰坊盲童學校孤獨癥兒童義務教育班就讀,各縣市學生到轄區內的特殊教育學校就讀。
扎實開展送教上門工作,為重度殘疾學生提供科學、規范、有效的送教服務。
市直義務教育普通學校和特殊教育學校招生服務范圍內的殘疾兒童入學,父母或其他法定監護人于7月13日持適齡兒童殘疾人證、戶口簿,帶子女到濰坊市特殊教育發展研究中心(地址:濰城區友愛路2219號,濰坊聾啞學校院內;聯系電話8332833)進行鑒定評估。父母或其他法定監護人根據濰坊市殘疾兒童入學鑒定和咨詢委員會的教育安置建議,送子女到相關學校就讀。
其他人員子女入學
現役軍人子女、烈士子女等軍人子女到公辦學校就讀,按照《濰坊市〈軍人子女教育優待辦法〉實施細則》(濰政聯[2012]1號)有關優待辦法執行;濰坊市榮譽市民、濰坊市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市級及以上勞動模范等子女入學,按照有關政策落實。
新生學籍管理
加強對傳統控輟保學重點群體的監管,不得以在家學習、接受“私塾”“讀經班”等培訓替代國家統一實施的義務教育。適齡兒童、少年因身體狀況需要延緩入學的,其父母或其他法定監護人應當提出申請,由當地鄉鎮人民政府或者縣市區教育行政部門批準。
適齡兒童、少年未按相關規定接受為務教的,學校及教育行政部門要立即落實失學輟學學生勸返、登記和書面報告責任,并在義務教育年限內為輟學學生保留學籍。
加強新生學籍管理。學校不得為違反招生政策、擅自擴大招生范圍招收的學生建立學籍;學生沒有報到入學的,學校不得為其注冊學籍,嚴禁空位、搶注學籍。進一步規范特殊教育學校、隨班就讀學校和送教上門學生的學籍管理工作。
家長可打電話或登錄網站咨詢
為方便學生及家長進行相關教育政策咨詢,各義務教育學校在新生入學通知書上印制濰坊市教育惠民服務中心(8791010)、濰坊市學生資助管理中心(8080971)、中小學生成長導航站(8899370)等惠民機構(組織)的咨詢服務電話,同時印制本區的相應電話。
濰坊市教育局、各區教育局及有關學校招生咨詢、監督電話:
濰坊市教育局:8791010、8096361(民辦學校招生咨詢電話:8096352)
奎文區教育局:2226016
濰城區教育局:8188709、8188416
坊子區教育局:7628186
寒亭區教育局:7253760
高新區教育局:8861063
經濟區文教局:8167633
保稅區教科文辦公室:7526379
濰坊盲童學校:8381623
濰坊聾啞學校:8333680
有關義務教育學校招生政策,也可從市教育局、相關區教育局或學校網站上查詢。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