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漫談:《論語》別解七則(七)
來源:網絡資源 文章作者:奧數網整理 2018-05-24 13:28:45

“色斯舉矣”
《鄉黨》:“色斯舉矣,翔而后集。曰:‘山梁雌雉,時哉時哉!’子路共之,三嗅而作。”
正如楊伯峻所說:“這段文字很費解,自古以來就沒有滿意的解釋。”所以,有的學者認為有奪文,如朱子說:“此上下必有闕文。”(《論語集注》)也有人認為有錯簡。至于文句的解釋,亦眾說紛紜。如關于“色斯舉矣”,皇侃《論語義疏》認為:“謂孔子在處觀人顏色而舉動也。”而朱子的解釋是:“言鳥見人之顏色不善,則飛去,回翔審視而后下止。”(《論語集注》)王引之《經傳釋詞》卷八則云:“‘色斯’者,狀鳥舉之疾也。與‘翔而后集’意正相反。‘色斯’猶‘色然’,驚飛貌也。”關于“共”字,雖然大家都讀如“拱”,但如何解釋卻又生分歧。有人釋作“拱手”,有人釋作“供給(食物)”,有人據《爾雅·釋詁》釋作“執也。”關于“嗅”字,有人讀如字,有人認為當作“嗚”,有人認為當作“嘆”,有人讀為“狊”,釋作“張兩翅之貌”。
我們認為,此章既無闕文,也無錯簡。“色斯”以王說為是,“共”為“拱執”之“拱”,“嗅”則以讀為“狊”為宜。
如此,則一幅絕美的場景躍然紙上:孔子師徒漫步山中。突然,一只野雞嗖的一聲從草木中驚飛,在空中盤旋一會兒而后徐徐落下。孔子唱道:“山梁上的雌雉,時運好呀!時運好呀!”見老師這么高興,弟子們也來了興致,性急好勇的子路貓著腰一下子捉到這只野雞。但他只是助興,并非真的想據為己有,所以很快就松手了。只見那只受驚的野雞張開兩翅,撲騰幾下就飛走了。就像曾點所描述的“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畫面一樣,為人們所稱道孔顏樂處,在這里又一次得到了生動的體現。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