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吼后不說話的孩子,到底在想什么(2)
來源:網絡資源 文章作者:奧數網整理 2018-06-12 09:47:24

蒙臺梭利博士說:每種性格缺陷都是由兒童早期經受的某種錯誤對待造成的。 心理學上也認為,任何一種心理疾病,追根溯源,都是童年時的創傷。長期生活在吼式教育下的孩子,就像德國經典繪本《一生氣就大吼大叫的媽媽》里的那只小企鵝。它被父母的吼叫嚇得魂飛魄散,內心充滿恐懼與不安全感,雖然想張口說話,表達心聲和需要,但又擔心沒有人聽。
久而久之,只能以不說話來回避傷害。那些被吼后不說話的孩子,容易形成這幾種性格:
做事優柔寡斷,不自信;
懦弱,沒主見;
性格孤僻,不善交際和處理人際關系。
而更重要的是,這些孩子普遍沒有安全感,對親情有一種本能的排斥,在親子關系中不知道怎么和家人相處。愛之深,責之切,做父母的誰也避免不了吼孩子,如果孩子打不哭罵不語,我們就應該提高警惕了。
應該如何做,才能解救那個受傷孩子呢?放下身段,去安撫那個恐懼的孩子,雖然我們都說要做一個慈母,和孩子相親相愛,奈何,在親子教育中,稍不留神,就處成了塑料母子(母女)情。一旦我們大聲吼了孩子,請記得給自己幾分鐘緩和時間,待到情緒平復后,蹲下來,試著去抱抱你的孩子,告訴他:媽媽雖然吼了你,但媽媽對你的愛一點沒有減少,下一次,媽媽一定努力控制自己的情緒。
愛因斯坦說:如果你根據能不能爬樹來判斷一條魚的能力,那你一生都會認為它是愚蠢的。其實,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他只能是他自己,而不是我們的復制品,更不可能長成父母想要的樣子。
尹建莉曾說,面對孩子,成年人最大的文明所在,就是站在孩子的角度,努力理解他的所作所為,以他樂意接受的方式對他的成長進行引導。你必須把他當做一個人來平等對待,而不是當做一個弱小的人來征服。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