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金華:江湖漸遠,硬漢依舊(二)
來源:網絡資源 文章作者:奧數網整理 2018-06-22 10:45:47

“這是一個突破性的跨越。”李金華接受專訪時說,獲得的影響力也是他原來沒有估計到的。只是他的這些努力,當時尚未被公眾所知。
自上任伊始,李金華就開始同步推動審計報告對外公開。在李金華任審計署審計長之前,每年的審計報告也是向公眾公開的。不過,那只是很簡單的新聞稿,只有兩頁紙。而李金華上任后的第二年,就建議說要縮小新聞稿和審計報告之間的差別。
從2003年始,每年度國家審計署向全國人大常委會提供的審計報告都按照審計法被要求全面公開。
2004年,審計署接連7次發布審計結果公告。李金華那時的目標是:當他卸任之時,除少數真正涉及國家秘密、商業秘密和其他不宜對外披露的內容外,所有的審計結果,一旦做出都要向社會公告。
從兩頁紙的新聞稿,到公告制度被鞏固下來,李金華是背后的重要推動者。也正是因為這些審計報告直陳時弊,公眾才能較為詳細地了解到長江堤防再現“豆腐渣工程”、重大災害的救災資金被挪用截留等等。
如今,兩頁的新聞稿早已成為過去,每年的公告已經是厚厚的一本了。這是李金華任期內所沉淀下的制度遺產之一。
硬漢從來敢言
2010年3月,李金華做客某網站。一位網友問道:“敢說敢做是您的風格,但是您到政協以后感覺低調了不少。”
李金華回答說政協不再像審計工作那樣直接去檢查,而低調是因為工作性質的改變。“我更多的是做一些調查研究,然后通過調查研究,向中央、國務院提出一些建設性的意見和建議。”
卸任后,李金華的曝光率顯然少了,但在活躍的政協會場里,他每每發言,仍是焦點中的焦點。這位前審計長至今保留了一些公眾曾經熟悉的氣息,而且敢于觸動當下最熱且敏感的重大話題。
2008年3月,在當年的全國政協會議上,李金華就點評了被喻為“小國務院”的發改委。“把改革放在發改委不合適。本來發改委就是機構改革的龍頭,最需要改革的就是它,它去牽頭搞機構改革,這個怎么可能呢?”
他還痛批:“現在政府部門下屬事業單位多得很,兒子、孫子、重孫子,甚至重重孫子……三五個人,掛個牌子,就收費。”
在到政協的兩年間,李金華已經向中央和國務院寫過8份專題報告和建議,包括對農民工、農民的融資等問題,“農民和小企業,是現在貸款最困難的兩個弱勢群體”。
他為農民和小企業的境遇感到不平,農民一般都能如期還款,“比國有企業的信譽要高得多”,但銀行卻不給他們貸款。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