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語文教案 > 四年級語文上冊教案 > 正文
2018-06-29 09:22:49 下載試卷 標簽:北京版語文 四年級上冊 教案設計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A.導讀第3自然段,了解李時珍為什么要編寫完善的藥物書,并進行分層訓練。
出示幻燈片:學習第3自然段,說說舊的藥物書有什么缺點?1、許多有用的藥物沒有記載——不全面。
2、有藥物沒有說明形狀和生長情況——不詳細
3、還有一些藥物記錯了藥性——不正確。
然后老師指著板書,邊說邊劃去了三個“不”,所以,內容全面、詳細、正確的藥物書就是一部完善的藥物書。
(板書:全面詳細正確;結合第二句話進一步理解“完善”的意思)
①引讀第1、2句。
②舊的藥物書有哪些缺點?在書上標序號。引讀舊的藥物書有三個缺點,并指導概括:不全、不詳、不準。
③理解句與句的聯系:“他發現舊的藥物書有不少缺點”與后面幾句是什么關系?(總分)指導學生用簡潔的語言敘述總分關系。
④舊的藥物書有這么多缺點,李時珍有什么想法?(讀第3句)有什么決定?(讀第4句)
師小結:從李時珍下決心重編藥物書,可以看出他是一個態度嚴謹的人。
板書:態度嚴謹
⑤比較句子:
他決心編寫一部藥物書
他決心重新編寫一部藥物書
他決心重新編寫一部完善的藥物書
a.默讀三句話,比較句子異同;
b.引導學生理解“決心”、“重新”、“完善”的意思,重點理解“完善”:完善是什么意思?什么樣的藥物書才是完善的藥物書?請聯系第2句理解。
⑥第2句和第3、4句是什么關系?(因果)指導用“因為......所以......”說話。
B、講讀第4自然段時,提問:“為了編寫這部藥物書,李時珍做了哪些準備工作?”
出示文字課件:“李時珍為了寫這部書,不但在治病的時候注意積累經驗,而且還親自到各地去采藥。他不怕山高路遠,不怕嚴寒酷暑,走遍了產藥的名山。他有時幾天不下山,餓了吃些干糧,天黑了,就在山上過夜。許多藥材他都親口品嘗,判斷藥性和藥效。他走了上萬里路,訪問了上千個醫生、老農、漁民和獵人,向他們學到了許多書本上沒有的知識。”“(從句子中體會到天氣的惡劣,路途的艱辛,“走遍了”說明了地方的廣。)學生能說到最好,不能說到老師不要拼命分析,可以通過重點詞語的理解或老師口頭的敘述,是呀,山那么高,路途那么遙遠,有時是雪花紛飛,有時酷暑難耐,只要是出產藥材的名山,李時珍都------走遍。真是不辭辛苦呀。同學們,就讓我們讀出李時珍的不怕堅辛吧)
“他有時----------山上過夜”(不怕苦,不怕累)
“他走了上萬里路-----------學到了----------沒有的知識”(虛心請教。師述:向這些不同身份的人請教,實際上是為了讓醫學的內容更正確,更詳細,更全面。)
“他還親口品嘗”-------(有獻身科學的精神)
①讀第1句,可以看出這一段主要寫李時珍哪方面工作?(親自上山采藥)
②朗讀寫他親自上山采藥的句子。
③結合課文插圖,指導理解“走遍了”,“不怕......不怕”,“拜訪”等詞意思,學習李時珍嚴謹科學態度和獻身醫學的崇高品質。
④出示句子:
他還品嘗了藥材,判斷藥性和藥效。
他還品嘗了許多藥材,判斷藥性和藥效。
他還親口品嘗了許多藥材,判斷藥性和藥效。
a.品嘗是什么意思?
b.品嘗藥材會有什么危險?
c.品嘗越多,遇到的危險就越大,他明知道這一切,他為什么還親口品嘗許多藥材?
d.三句話相比,哪一句更體現了李時珍獻身醫學的崇高品質?再讀體會。
⑤后面4句和第1句是什么關系?(總分)用“--”畫出總起句。
⑥教給學生“抓總起句概括自然段意思”的方法。
小結:李時珍為了編寫這部藥物書,不但“積累經驗”還親自到各地采藥”,從這件事中我們感受到他是一個不怕辛勞,獻身科學的人)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