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shù)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語文教案 > 六年級語文上冊教案 > 正文
2018-07-03 11:12:14 下載試卷 標簽:北京版語文 六年級上冊 教案設計 將相和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1. 復習上一節(jié)課整理的問題
二、根據(jù)問題細讀課文,認識人物形象。
1. 學習完璧歸趙
(1)默讀課文1-10自然段,概括這個故事的起因、經過、結果。
起因:秦王倚仗強勢,要騙寶玉;
經過:藺相如向趙王獻策,并與秦王面對面斗爭;
結果:藺相如派人送寶玉回趙國。
(2)深入閱讀,認識人物形象,回答下列問題:
①提出有價值的問題;
、趲е鴨栴}深入閱讀
③在什么情況下,藺相如向趙王獻策?
理解“戰(zhàn)國”“和氏壁”“說愿意拿15個城池換這個寶玉”“為難”。
、芴A相如獻策時說了什么,他的態(tài)度、想法、心情怎樣?
理解“我愿意帶著寶玉到秦國去”“如果”“理屈”。
、萏A相如怎樣把獻給秦王的寶玉又拿到手并送回趙國?
“……您要是強逼我,我的腦袋和璧就一塊兒撞碎在這柱子上!”他是真撞還是假撞?由此你領悟出什么?
⑥你怎樣認識這個故事的結果?取得這個結果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課文哪些語句描寫突出了藺相如的精神品質?有感情的朗讀。
三、總結第一段的學習方法。
1. 默讀課文,概括了故事的起因、經過、結果。
2. 提出有價值的問題。
3. 帶著問題細讀課文,認識人物形象。
4. 有感情的朗讀,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和精神品質。
四、運用學習方法,學習第二個小故事。
1.提出有價值問題。
2.閱讀,思考以下問題:
① 趙王在什么情況下動身去澠池赴會?
② 澠池會見時,藺相如怎樣與秦王針鋒相對?
③ 這個故事的結果是什么?取得這種結果的原因是什么?
3.引導討論,著重體會重點詞句,明確當時情況;針鋒相對;事情結果及原因。
總結:藺相如進一步發(fā)揚維護國家尊嚴與利益的精神及機智勇敢的品質戰(zhàn)勝了秦王;廉頗大力配合,用武力作后盾,雙方配合一致。
4.有感情的朗讀這一段。
五、自學第三段。
1、把這一段分成三層,理出這個故事的起因、經過、結果。
2、將相不和的原因是什么,又是怎樣和好的,促使他們和好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藺相如和廉頗的行動和表現(xiàn)有哪些感人之處?
4、有感情地朗讀體會。
六、總結。
1、迅速瀏覽全文,思考:
(1)把三個故事連起來看,前一個故事的結果與后一個故事的起因有什么聯(lián)系,具體說一說。
。2)從課文中找到三個故事連接、過渡的句子,讀讀并體會它們的作用。
2、評價人物,著重認識二人的品質。
藺相如和廉頗各自表現(xiàn)的品質是什么?共有的品質是什么?你喜歡哪個人物?為什么?
3、朗讀,欣賞人物的描寫。
第三課時
引導學生根據(jù)課文編寫小劇本,并嘗試進行排練表演。
板書設計:
將相和
三個故事:完璧歸趙澠池會見負荊請罪
兩個人物:藺相如—機智勇敢顧全大局
廉頗—知過改過主動認錯
共有品質:以國家利益為重、維護國家利益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shù)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