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數學教案 > 五年級數學上冊教案 > 正文
2018-07-06 20:28:51 下載試卷 標簽:北京版數學 五年級上冊 教案設計 實際測量
北京版五年級數學上冊教案設計《實際測量》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使學生掌握步測和目測的方法。
能力目標:
培養學生動手操作的能力。
態度、情感、價值觀:
使學生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
教學重點:
掌握步測和目測的方法。
教學難點:
掌握步測和目測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5 分鐘)
1.上節課我們學習了用工具測量較遠的距離,誰來說說我們是怎樣測量的?
2.在沒有測量工具或對測量結果不要求十分精確時,怎樣測定兩點之間的距離呢?
3.在沒有測量工具或對測量結果不要求十分精確時,可以用步測或目測的方法量出兩點之間的距離。
二、新授(20 分鐘)
(一)步測法。
1.進行步測前,首先要知道自己一步的平均長度是多少。師介紹方法:先量出幾十米的一段距離,在用均勻的步子沿著這條線段走三四次,并記好每次的步數,然后就可以求出走一步的平均長度。
2.例如:沿著一條40.3 米的直路,小明第一次用62 步走完,第二次用61 步走完,第三次用63 步走完。小明的平均步長是多少米?
1)讀題理解題意
2)列出算式
(62+61+63) ÷3
=186÷3 =62(步)
40.3÷62=0.65(米)
答:小明的平均步長是0.65 米。
3.試一試
李光的平均步長是0.64 米,他從學校大門步行到家,一共走了854 步。李光的家與學校間的路程大約是多少米?(得數保留整數)
獨立完成后交流。
(二)學習目測
師:還有一種測量的方法就是目測,目測就是通過眼睛觀察,估測兩點間的距離。
三、實踐應用(10 分鐘)
帶領學生到操場實際測量并做出記錄。
沿一段50 米長的線段走三次,記錄每次的步數,第一次走了()補,第二次走了()步,第三次走了()步。算一算平均一次走()步,走一步的平均長度是()米。(得數保留兩位小數)
四、總結交流(5 分鐘)
你有什么收獲?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