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前學習看似有先發優勢,到小學二年級后卻變糟糕
來源:網絡資源 文章作者:奧數網整理 2018-07-20 15:19:40

超前學習看似有先發優勢
到小學二年級后卻變糟糕
媒體曾報道過一個“神童” 的故事:
武漢的一位媽媽為了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5年內花了12萬給兒子杰瑞報了17個培訓班,杰瑞5歲時就學完了小學二年級的課程,小托福考試得了全國前三名。據了解,小杰瑞每周只能休息半天,每天都要學到9點才回家。
杰瑞上一年級時成績非常優秀,覺得老師講的都很簡單,反而認為其他同學都是笨蛋。到了二年級時,杰瑞的成績卻開始下滑,從班里的尖子生變成了中等生,漸漸地,他開始厭學、不寫作業、上課走神。
專家指出:超前學習,會讓孩子在剛上一年級時,由于學習過這些知識而在成績上比別的孩子優秀。但孩子上課容易因已經學會了而導致缺乏探索求知的欲望,養成聽講不專注的不良習慣。等上了二年級,孩子的“老本”吃完了,加上學習欲望不強,學習習慣不好,學習會越來越吃力,越來越糟糕。
由此可見, 在幼兒階段就讓孩子過早學習小學階段才能接觸的內容, 并不能促進孩子身心的發展,反而會導致孩子進入小學后喪失對知識的新鮮感,產生厭學情緒,直接影響孩子一生的學習興趣。
有人對美國田納西州一個公立學前班(類似于中國幼兒園中班、小班及小小班)的孩子們做了一次系統的評估,結果顯示,那些上了學前班的孩子們,在進入幼兒園之后表現出了比沒上過學前班的同齡人更強的閱讀和學習技能,但是當他們進入一年級之后,他們對于上學的態度卻會惡化。
而到了小學二年級,他們在讀寫能力、語言能力、數學能力的測試上表現得更加糟糕。調查人員告訴《紐約》雜志說:“讓這么小的孩子就掉到枯燥的課業之中,他們比青少年更容易失去對學習的興趣和熱情。”
所以,在幼兒階段, 知識的培養并不是第一要務,如果讓孩子死記硬背一些讓他們不能理解的知識,甚至兩三歲的孩子就開始讀拼音、學漢字,顯然違背了孩子身心發展的規律。 孩子們被急匆匆地教導如何坐在桌子前用紙筆寫作業,但這么小的孩子,顯然缺少這種技能和集中度。
童年是一場旅程,而非一次競賽。一定不要本末倒置。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