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進入初中成績下降,這三點必須注意
來源:網絡資源 文章作者:奧數網整理 2018-08-08 22:23:48

不少孩子在升入初中后,學習成績突然出現大的滑坡。小學時考試總是滿分的好寶寶,突然就不會學習了!家長著急,孩子迷茫甚至產生厭學情緒。
也有一部分孩子,小學時的成績不怎么好,到了中學成績反而大幅度提高。
孩子由小學升入初中以后,成績基本上都會多多少少的發生變化。為什么孩子的學習成績會出現這么大的變化呢?
橙子老師針對這個問題做出了如下總結,希望家長們(特別是新初一新初二的家長們)能認真閱讀,從中受到啟發,尋找到最優的方法,幫助孩子盡快適應初中的學習與生活。
原因一:初中學習內容的變化,孩子不能適應是成績下滑的主要原因
小學的學習內容主要是語文、數學和難度還比較低的英語。老師的教學內容少,難度低。孩子學習主要是靠死記硬背記憶和重讀練習。升入初中后,孩子的學習內容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英語難度加大,還增加了物理、化學、歷史、生物等學科。教學內容的變化不僅要求孩子記憶大量的公式、定義、定理、課文等知識點,更提高了對孩子運用知識的能力、邏輯思維等能力的要求。這對還在用小學學習方法學習的孩子是很難接受的。結果就是孩子的學習成績出現大幅下降。
原因二:由于學習方法的問題,孩子的成績與努力早已不再成正比
小學時,只要孩子用心學、認真學、認真背,只需靠反復記憶,成績幾乎很容易能考雙百,班級平均分都在95分以上。
初中則完全不同,除了需要孩子大量的記憶,還需要對知識之間的縱向、橫向聯系,知識點之間的規律做重點掌握。
能夠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的孩子,學習顯得輕松自如;而還在用小學時死記硬背、重復記憶學習方法的孩子,會越學越吃力,越學越痛苦,孩子的學習信心受挫甚至會失去信心。即使家長又是報班,又是請家教,可仍沒什么效果。
努力很重要,方法更重要!
原因三:將小學的不良學習習慣帶到初中里
小學的上課注意力不集中、作業拖拉、做題速度慢等不良習慣沒有改正,是孩子初中學習成績大幅下滑的又一個重要原因。在小學,好多孩子的作業都是家長陪著、監督著才完成的,孩子沒有主動性;再比如,小學試卷題量小,時間充足,孩子們在考試時不緊張,會慢慢做題;同時老師、家長也要求孩子們細心做、慢慢做,孩子做題“慢”的習慣也養成了。到了初中,可是考試內容和題量大大增加、難度加大,孩子難以適應,試題做不完成績,當然好不到哪去。小學時的粗心、邊學邊玩等壞習慣,在初中也成為了學習的障礙,極大影響孩子的學習成績。
很多好學苗就是因為這三個原因,逐漸從尖子生梯隊里掉隊的。那如何避免此類現象的發生呢?
方法一:尊重孩子的愛好,讓孩子明確學習目的
在小學五六年級時,孩子們對自己的“愛好”開始真正形成。但大部分家長卻把孩子的這種愛好視為另類,認為會影響學習,阻止孩子。其實這樣做是適得其反的,不但沒有讓孩子好好學習,反而會使孩子產生逆反心,降低家長的公信力。
正確的做法是尊重孩子,欣賞并支持孩子的愛好(前提是正當的),在支持孩子的愛好過程中通過引導,幫孩子確定學習目的,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
方法二:強化孩子時間觀念,幫孩子改掉不良習慣
在初中,孩子做事“慢”,學習“拖拉”多是孩子的惰性心在作祟。改變這種惰性的最佳方法就是強化孩子的時間觀念。家長給孩子做好清晰地作息時間表,堅持執行,讓孩子養成習慣。
制定時間表時,家長一定要和孩子做好充分的溝通,充分尊重孩子的建議,結合適當的鼓勵激勵孩子保持好習慣的養成。
方法三:幫孩子尋找適合孩子的高效學習方法
孩子在小學的時候,每位家長都是孩子的全能老師。孩子學不會的,家長可以手把手地教,孩子升入初中后就不一樣了。
一是家長的水平有限,二是干預孩子學習太多,孩子的依賴性改不掉,對孩子的長遠發展也很不利。
家長最好的做法是:不要再過多的參與孩子的學習,但要做好必要的提醒、和關注。在學習方向上給予孩子指導,教孩子學習方法,這樣才是對孩子的正確陪伴。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