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典故及解釋:半途而廢
來源:網絡資源 文章作者:奧數網整理 2018-08-11 15:24:03

成語典故及解釋:半途而廢
【成語】: 半途而廢
【拼音】: bàn tú ér fèi
【解釋】: 廢:停止。指做事不能堅持到底,中途停頓,有始無終。
【成語故事】:
戰國時期,有一個叫樂羊子的人,離開家到很遠的地方去拜師學藝。一天,他的妻子正在家里織布,樂羊子突然回來了。他的妻子覺得奇怪,便問:你這么快就學完了?樂羊子說:沒有,我在外面想家了,所以回來看看。他的妻子聽了以后,拿起剪刀把一塊已經織好的布剪成兩段,然后對他說:這布是我辛辛苦苦、一點一點織出來的,現在我把它剪斷了,就等于以前的時間和辛苦都白費了。你拜師求學,和我紡線織布是一樣的!于是樂羊子離開家繼續拜師求學去了。
廢:廢止,停止。這個成語比喻事情做到一半停止不做了,不能堅持到底。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
點擊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