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貍分奶酪》教學設計
來源:網絡資源 2018-08-23 19:21:41

《狐貍分奶酪》教學設計
教材來源:義務教育教科書,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年版
教內容來源:小學二年級語文語文(上冊)
教學主題: 相處
課時: 共2課時
授課對象: 二年級學生
目標確定的依據
1.課程標準的相關要求
情境教學是語文教學的一塊"綠洲"。它給課堂教學帶來活力,給學生帶來生機,給老師帶來希望。它極大地豐富了教學內容,激發了學生的熱情,融聲像、動畫于一體,藝術地再現教材內容,變抽象為形象,變繁復為簡明,化靜為動,化難為易,消除情感阻隔,點亮思維火花,使教學過程別有一番新風景。
2.學情分析
對于動物孩子們都愛他們萌萌的外表,所以他們也對動物之間的故事特別感興趣。而本文作為童話,則是孩子們最親賴的題材,通過童話來引導孩子愛上識字,愛上思考,比別的更加容易。
3.教材分析
本篇課文內容通俗易懂,故事性、可讀性強。教學中充分利用課本本身具備的能動性,創設表演情境,組織學生分角色表演,幫助學生感知課文內容和語言特點,讓學生在角色扮演中體會"人物"的性格、語言和動作的特點。學生在讀中領悟,在演中體驗,在議中鑒賞。
學習目標
1.認識11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 ;掌握多音字"結";理解"仔細、公平"等詞語。(重點)
2.分角色朗讀課文。(重點)
3.理解課文內容,懂得遇事多動腦筋,不要隨便相信別人,明白不要斤斤計較,要懂得互相謙讓,不要為了占便宜吃大虧的道理。。(難點)
評價任務
任務一:認識11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 ;掌握多音字"結";理解"仔細、公平"等詞語。
任務二:分角色朗讀課文,過程中正確、流利、有感情。
任務三:理解課文內容,懂得遇事多動腦筋,不要隨便相信別人,明白不要斤斤計較,要懂得互相謙讓,不要為了占便宜吃大虧的道理。
學習過程
第一課時 |
|||
教學環節 |
教師指導 |
學生活動 |
評價要點 |
一、出示課題,導入新課(用時:3分鐘) |
1.通過圖片和兒歌,引出課題,認讀“奶、酪”兩個字,借助圖片理解“奶酪”。 2.齊讀課題。 3.讀題目,猜一猜這篇課文的主要人物是誰,他干了一件什么事。(完成評價任務一) |
1.學生讀題目,讀準字音“酪”,在圖片的幫助下理解“奶酪”。 2.學生先說說自己知道的民間故事,然后教師再介紹。 3.根據題目找到主人公“狐貍”,了解事件“分奶酪”。(完成評價任務一) |
1.提醒學生“酪”的準確讀音是lào,不能讀成nào。 2.對于匈牙利民間故事,教師只需簡單介紹就可以,切忌長篇大論。 3.提醒學生答案就在文題中。(完成評價任務一) |
二、初讀課文,解決字詞(用時:15分鐘) |
1.教師范讀,注意生字的讀音以及句子的停頓。 2.引導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說說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3.小組合作識字。 出示小組學習要求: (1)輪流指讀生字表中的生字。 (2)分別說一說生字的字音和結構。 (3)對識記有困難的字,在小組內交流,一起想辦法。 (4)小組內開火車讀字,并組詞。 4.鼓勵學生匯報學習成果。 (1)匯報簡單字的識記方法。 (2)匯報識記起來較難的字,并說一說自己的辦法,再聽一聽別人的辦法。 5.游戲鞏固,引導學生開動腦筋識記生字。(完成評價任務一) |
1.學生聽讀,可以把不認識的字圈出來。 2.朗讀并交流:課文講了小熊兄弟倆因為奶酪分配不勻而吵嘴,被狐貍鉆了空子,把奶酪都吃光了的事。 3.學生小組活動: (1)學生自己逐一認讀書中的11個生字和一個多音字,圈出讀不準的生字。 (2)認讀生字,同桌相互糾正。 (3)整理自己不認識的生字卡,請小組會讀的同學示范讀,認不準的同學認真傾聽同學為自己所做的示范。如果遇到小組同學都讀不準的字可以到書中找拼音,拼一拼,再讀一讀。 4.小組內交流學習成果。 (1)說一說識記了哪些生字,用的什么方法。 (2)說一說在學習中有沒有動腦解決難題或者幫助了別人。 5.積極參與識字游戲活動,并認真傾聽他人的發言,與他人一起思考。(完成評價任務一) |
1.教師范讀,提醒學生注意傾聽。 2.學生概括故事大意,可出示填空形式的提示,降低難度。
3.小組學習時教師要時時巡視,及時給予指導。
4.學生匯報時,教師要注意傾聽,提醒學生說完整話,并適時給予學生鼓勵。
5.游戲鞏固生字時,要注意把游戲規則說清楚,避免出現混亂,真正起到鞏固的作用。(完成評價任務一) |
三、精讀課文,體會情感(用時:10分鐘) |
1.快速掃讀,標出自然段。 2.指名按自然段讀文,思考:狐貍是怎樣分奶酪的? 3.默讀課文,標出與狐貍分奶酪相對應的自然段,讀一讀。(完成評價任務二) 4.學習第5~9自然段。 (1)指名讀第5自然段(完成評價任務二),想一想:狐貍為什么“笑”?他是真的來幫小熊兄弟倆的嗎?(指導朗讀) (2)讀第6、8自然段(完成評價任務二),理解兩次“嚷”,從這個字我們可以看出小熊兄弟倆的什么特點?(指導朗讀) (3)狐貍聽到小熊兄弟倆的叫嚷是怎么說,又是怎么做的呢?指名分別讀第7、9自然段。(完成評價任務二) (4)利用教具演示分奶酪的過程。 (5)分角色朗讀表演第5~9自然段。 |
1.掃讀并按要求標出自然段。(完成評價任務二) 2.一邊聽朗讀,一邊思考老師提出的問題。回答時要盡量避免啰嗦。(完成評價任務二) 3.按要求默讀,畫出對應的自然段并讀一讀。(完成評價任務二) 4.根據老師提出的問題抓住關鍵語句理解課文,并有感情地進行朗讀。(完成評價任務二) (1)聯系上下文回答問題。了解狐貍不是真的來幫小熊兄弟倆的,他的笑是狡猾的笑。 (2)利用生活經驗理解“嚷”的意思之后,發表自己的見解:小熊兄弟倆有些自私,生怕自己吃虧。(完成評價任務三) (3)利用工具書理解詞語,讀好第7和第9自然段。 (4)按課文內容演示過程。 (5)一生扮演狐貍,一生扮演小熊哥哥,一生扮演小熊弟弟,老師旁白,師生配合表演。(完成評價任務二) |
1.提醒學生自然段的標志(開頭空兩格)。 2.引導學生學會邊聽邊想,并說完整話。 3.提醒學生“默讀”的要求——不出聲,圈畫自然段序號就可以。 4.引導學生聯系上下文并加上自己豐富的想象回答問題。 朗讀時要學會換位思考,把自己想象成書中的人物。分角色朗讀表演前要給學生一些提示和練習時間。(完成評價任務二) |
四、認真觀察,指導書寫(用時:12分鐘) |
1.課件出示本課生字:奶、仔、急、咬、始。認讀后練習組詞。 2.引導學生觀察生字的字形特點及其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完成評價任務二)
3.教師范寫,學生練寫。 引導學生在書寫練習中體會怎樣把字寫得規范、美觀。(完成評價任務二) 4.利用投影儀展示學生的書寫成果,組織交流反饋。 5.學生展示自己練習書寫的成果并說一說自己的體會。 |
1.學生認讀生字,注意讀音并組詞,比一比誰組得多。 2.認真觀察“奶、仔、急、咬、始”幾個字的書寫特點。在小組中發表自己的觀點,并練習書寫。 (1)“奶、仔、咬、始”這幾個字是左右結構,都是左窄右寬,書寫要緊湊。 (2)“急”字是上下結構,上面的“芻”要占多半格。 3.觀察老師范寫,一邊觀察一邊做書空,然后落筆練習書寫。(完成評價任務二) 4.同桌、全班相互交流,指出書寫的優點和不足,并改正。 5.大膽展示自己的書寫成果,勇敢接受同學的質疑。 |
1.學生組詞時教師要注意傾聽,發現別字要及時糾正并適當區分。
2.強調重點筆畫的書寫。 “奶”字右半部分的筆順是先寫橫折折折鉤,再寫撇。
3.對學生的書寫成果教師要及時給予評價,并注意以鼓勵為主。(完成評價任務二) |
第二課時 |
|||
教學環節 |
教師指導 |
學生活動 |
評價要點 |
一、談話導入,激發興趣(用時:4分鐘) |
1.教師出示生字卡片,學生開火車讀字、組詞,并適時運用詞語練習說話。(完成評價任務一) 2.狐貍假裝幫助小熊兄弟倆分奶酪,結果把奶酪都吃光了,你們覺得狐貍分得公平嗎?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狐貍分奶酪》這篇課文。 |
1.學生讀生字、組詞語,在說句子的過程中盡量說完整,嘗試著說不同語氣的句子。(完成評價任務一)
2.學生回憶課文,回答問題。 |
1.及時糾正學生出現的錯誤讀音,對學生組詞中出現的別字要適時進行改正。 2.引導學生回憶上節課學習的課文內容,再回答。(完成評價任務二) |
二、抓住重點,讀中感悟(用時:26分鐘) |
1.學習第10、11自然段。 (1)引導學生朗讀課文第10自然段,思考并交流:奶酪被吃光,兩只小熊有什么樣的表現?(指導有感情地朗讀第10自然段)(完成評價任務二) (2)看到小熊兄弟倆生氣了,狐貍是怎么說的?引導學生朗讀最后一個自然段,思考:狐貍為什么說他分得很公平?狐貍又一次“笑”了,這次他為什么笑? (3)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這兩個自然段。 2.學習第1~4自然段(故事的起因)。 (1)指名讀第1自然段(完成評價任務二),想一想:小熊兄弟倆的感情變化是怎樣的?(指導朗讀) 用換詞法理解“拌嘴”。想一想:兩只小熊會怎么吵?(完成評價任務三) (2)自由讀第3、4自然段(完成評價任務二),理解狐貍叫兩只小熊“小家伙們”的用意。 (3)同桌練習分角色朗讀狐貍和兄弟的話。(完成評價任務二) (4)分角色朗讀第1~4自然段。(完成評價任務二) 3.學生分角色練習朗讀對話。 4.再讀課文,思考交流:如果你是小熊,你會怎么做?(完成評價任務二) |
1.一邊讀一邊思考問題,交流讀后感受。 (1)兩只小熊很生氣。用生氣的語氣讀第10自然段。 (2)狐貍說自己分得公平的原因是抓住了兩只小熊自私的心理,說“誰也沒多吃一口,誰也沒少吃一口”,是在嘲笑兩只小熊。 (3)有感情地朗讀,讀出小熊生氣,狐貍得意、嘲弄的語氣。
2.學生讀第1~4自然段,分析人物心理。 (1)兩只小熊的情感變化。 撿到奶酪——高興 怕對方多吃而吵架——生氣 認真讀文(完成評價任務二),與同桌模擬兩只小熊吵架的過程,感受“拌嘴”的原因。 (2)狐貍之所以叫兩只小熊“小家伙們”是要和他們套近乎,迷惑他們。 (3)同桌練習分角色朗讀。(完成評價任務二)
3.一人扮狡猾的狐貍,一人扮憨厚的熊弟弟進行分角色朗讀。(完成評價任務二) 4.先小組內各抒己見,再匯報自己的想法。 |
1.要抓住這兩個自然段中的重點詞句進行導讀,理解狐貍的“笑”是得意的笑,也是嘲諷的笑。在學生理解狐貍和兩只小熊的想法之后,再進行指導朗讀。(完成評價任務二)
2.第1~4自然段是故事的起因,要讓學生理解兩只小熊“拌嘴”的原因,了解奶酪被狐貍吃光的主要原因是他們生怕對方多吃一口,自己少吃一口。(完成評價任務三)
3.分角色朗讀時可以提示學生加上一些表情和肢體語言。(完成評價任務二) 4.鼓勵學生大膽發表自己的看法,指導學生說完整的話。 |
三、認真觀察,指導寫字(用時:8分鐘) |
1.引導學生觀察課件,注意“吵、第、公”這幾個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教師范寫,學生書空。 3.重點指導書寫“第”字。 “第”的部首在上面,是竹字頭,“竹”的豎、豎鉤都變成點;書寫時上扁下長;整個字是11畫,第七筆是橫折、第八筆是橫、第九筆是豎折折鉤。 4.教師隨機指導學生書寫其他生字。 5.展示學生作品,師生評價、反饋。(完成評價任務一) |
1.觀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找到關鍵筆畫或者易錯筆畫。
2.跟著老師書空,注意筆順。 教師范寫,學生書空。 3.注意老師強調的部分,認真仿寫。 4.學生仿照書中例字進行書寫。 5.評議展示的字。繼續練寫一遍。(完成評價任務一) |
1.提示學生仔細觀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強調書寫,加強學生對生字筆順的記憶,避免出現錯誤筆順。 3.教師要隨時關注學生的書寫情況,發現問題及時糾正、指導。 4.注意評價以鼓勵為主。(完成評價任務一) |
四、布置作業,拓展延伸(用時:2分鐘) |
1.布置作業: 書寫本課的生字、新詞。(完成評價任務一) 2.把這個故事講給家人聽。(完成評價任務二、三) 3.繼續收集自己喜歡的民間故事。 |
1.認真書寫并識記本課的生字、新詞。(完成評價任務一) 2.用自己的話把課文講給家人聽。(完成評價任務三) 3.請家人幫忙,收集幾個自己喜歡的民間故事,可以試著講給別人聽。 |
1.書寫生字要注意筆順。(完成評價任務一) 2.把故事講給家人實際是一種簡單的復述,不要求完全背誦。(完成評價任務二) 3.請家長配合完成收集資料的任務。鼓勵學生把自己喜歡的故事講給別人聽。 |
教學反思 |
|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