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古詩鑒賞:《宮詞》(2)
來源:網絡資源 文章作者:奧數網整理 2018-08-24 17:30:11

【賞析】
在漫長的封建社會里,多少年輕女子被掠(美名其曰‘選’)進皇宮,終身禁錮于宮墻之內,青春活活葬送.這是古代女子的悲劇.古典詩歌中描寫宮廷生活的‘宮詞’,常取此為題材,為不幸的宮女傾訴苦衷.武衍這首宮詞,以深惋之筆,借景托情,描寫宮女被禁錮的悲哀和渴望自由而不可得的怨恨之情.
詩從描寫宮苑春色起筆.春天是萬紫千紅的季節,可是宮苑里卻‘春色沉沉’,一片沉寂;只有那雪白的梨花飄舞于闌干階砌,更顯宮禁之凄涼.建章,漢宮名,后泛指宮苑.‘春色’,是妙語雙關,既是指自然美,也是喻宮女的青春.‘鎖’,則是詩眼.滿庭春色,閉鎖于高墻之內,無由泄漏;宮女的年華也鎖于重門之內,白白消逝.由這‘鎖’字自然地引出下面兩句:‘唯有落紅官不禁,盡教飛舞出宮墻.’‘出宮墻’,這是宮女的愿望,因此那落花‘飛舞出宮墻’的眼前之景,特別觸動她們的心,她們恨不得立即變成落花,飛舞而出.落花在這里不僅起了引情作用,也起了對比襯托作用:落花飛出,無從禁止,而自己身鎖重門,插翅也難飛,人不如花.‘唯有’一句,更暗示宮禁森嚴,無處不戒備.‘禁’字與上句的‘鎖’字相呼應,更烘托出宮女的不自由.
此詩構思精巧,寫宮女之怨,但并未點出宮女,也沒有著一‘怨’字,只勾勒出特定的情態和氣氛,引起讀者必然的聯想,使讀者‘由其所寫之景物而觀其未寫的景物,據其所道之情事而默識未道之情事’,有心領神會之妙.此外詩人以比和賦相結合.以春色喻佳人之年華,以落紅飛舞出宮墻反襯宮女的身不由己,這是‘比’的手法.后兩句用‘唯有’、‘盡教’等字眼直抒胸臆,又是‘賦’的手法.詩意既婉曲又顯豁,很有唐人風味.
作者簡介
武衍,宋代詩人。字朝宗,原籍汴梁(今河南開封),南渡后寓臨安(今浙江杭州)清湖河。聽居有池串竹木之勝,命曰適安。工詩,方萬里評其詩“模寫景物,吟詠情致,多有可筆于丹青者”。著有《適安藏拙馀稿》、《適安藏拙乙稿》,理宗淳祐元年(1241)自序其集。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