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古詩鑒賞:《詩經·鄭風·子衿》(2)
來源:網絡資源 文章作者:奧數網整理 2018-08-24 17:31:21

【賞析】
這是一位女子思念情人的詩。《毛序》:“《子衿》,刺學校廢也。亂世則學校不修焉。”三家無異義,而且“青衿”一詞已成為讀書人的代稱。但是我們在詩中根本看不出什么“學校廢”的跡象,《毛序》的附會是顯然的。朱熹《詩集傳》說:“此亦淫奔之詩。”他看出這是男女相悅之辭,但是他在《白鹿洞賦》中又云:“廣青衿之疑問,宏菁莪之樂育。”可見《毛序》的影響之大,連說《詩》攻《序》的朱熹都難以避免。
末章寫她在城闕等待情人而不見來,心情焦灼,來回走著,覺得雖然只有一天不見面,卻好像分別了三個月一樣漫長。這種夸張的修辭手法,形象地刻劃了詩人的心理活動。心理描寫法,在后世文壇上發展得更加細膩,更加深刻,更加多樣化,而上溯其源,三百篇已開其先。正如錢鍾書《管錐編》所指出的那樣:“《褰裳》之什,男有投桃之行,女無投梭之拒,好而不終,強顏自解也。《豐》云:‘悔余不送兮’,‘悔余不將兮’,自怨自尤也。《子衿》云:‘縱我不往,子寧不嗣音?’‘子寧不來?’薄責己而厚望于人也。已開后世小說言情心理描繪矣。”
【注釋】
[1]衿(jīn),?的假借字。《經典釋文》:“衿,本亦作襟。衣領。”《顏氏家訓·書證篇》:“古者斜領下連于衿,故謂領為衿。”這里詩人用它代所思的情人。
[2]悠悠,憂思不斷貌。
[3]寧,反詰副詞,豈,難道。嗣,《韓詩》、《魯詩》作詒,嗣、詒古同音通用。《韓詩》云:“詒,寄也。曾不寄問也。”嗣音便是送音問的意思。
[4]佩,佩玉。“青青子佩”是指系佩玉的綬帶。
[5]挑,達,亦作佻、B,獨自來回地走著。《毛傳》:“挑達,往來貌。”胡承珙《毛詩后箋》:“《大東》‘輕佻公子’,《傳》訓獨行。此挑達訓往來者,亦謂獨往獨來。”
[6]城闕,城門兩邊的觀樓。聞一多《詩經通義》:“蓋城墻當門兩旁筑臺,臺上設樓,是謂觀,亦謂之闕。……城闕,為城正面夾門兩旁之樓。“今名城門樓。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