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家的故事:中國了不起的數學家們(2)
來源:網絡資源 文章作者:奧數網整理 2018-08-26 21:34:18

丘成桐
丘成桐,原籍廣東省蕉嶺縣,1949年出生于廣東汕頭,同年隨父母移居香港,美籍華人,哈佛大學終身教授,國際知名數學家。現任香港中文大學博文講座教授兼數學科學研究所所長、清華大學丘成桐數學科學中心主任。
1969年畢業于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數學系,
1971年獲得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數學博士(師從陳省身);
1993年被選為美國科學院院士,
1994年成為臺灣中央研究院院士和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
丘成桐證明了卡拉比猜想,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卡拉比-丘流形,是物理學中弦理論的基本概念,對微分幾何和數學物理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丘成桐囊括了菲爾茲獎(1982)、克拉福德獎(1994)、沃爾夫獎(2010)等獎項。特別是在1982年度榮獲最高數學獎菲爾茲獎,是第一位獲得這項被稱為“數學界的諾貝爾獎”的華人,也是繼陳省身后第二位獲得沃爾夫數學獎的華人。
陳景潤
1957年,陳景潤被調到中國科學院研究所工作,做為新的起點,他更加刻苦鉆研。經過10多年的推算,在1965年5月,發表了他的論文《表達偶數表示一個素數及一個不超過2個素數的乘積之和》。論文的發表,受到世界數學界和著名數學家的高度重視和稱贊。英國數學家哈伯斯坦和德國數學家黎希特把陳景潤的論文寫進數學書中,稱為“陳氏定理”。
陳省身
陳省身,1911年10月28日生于浙江嘉興秀水縣,美籍華裔數學大師、20世紀最偉大的幾何學家之一,生前曾長期任教于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1960年起)、芝加哥大學(1949-1960年),并在伯克利建立了美國國家數學科學研究所(MSRI)。
為了紀念陳省身的卓越貢獻,國際數學聯盟(IMU)還特別設立了“陳省身獎(ChernMedal)”(國際數學界最高級別的終身成就獎)。
1926年,陳省身進入南開大學數學系。
1934年夏,他畢業于清華大學研究院,獲碩士學位,成為中國自己培養的第一名數學研究生。
1943年發表《閉黎曼流形的高斯-博內公式的一個簡單內蘊證明》《Hermitian流形的示性類》。
1963年至1964年,陳省身擔任美國數學會副主席。
1995年陳省身當選為首批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
1999年被聘為嘉興學院首任名譽院長。
陳省身晚年致力于推進中國數學的發展,在母校天津南開大學創立了陳省身數學研究所,并于2002年促成了四年一度的國際數學家大會(ICM)在中國北京召開(系首次在發展中國家召開)。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