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說課稿 > 小學語文說課稿 > 五年級上冊語文說課稿 > 正文
2018-08-28 12:46:24 下載試卷 標簽:北師大版語文 五年級上冊 說課稿
北師大版五年級上冊《包公審驢》語文說課稿
一、 教材分析:
本文講述了一個充滿智慧的斷案故事,整個故事可以概括為:
“調換驢——告驢——審驢——找到驢”四個部分:王五借以養家糊口的、漂亮的驢被人在市鎮上掉包;他無奈將驢告上法庭;包公利用驢能夠認路的特點,通過巧妙“審”驢捉住了小偷。審驢的過程中,包公的巧用計謀、對于窮人的一視同仁,對于疑難案件的從容應對都讓我們嘆服。在其中,小偷也使用了計謀:他將驢調換,而不是偷走,這樣既可以掩人耳目,又可以讓失主有些安慰,讓自己逃脫罪責。但這樣的計謀最終證明是害人害已,是要不得的。這篇課文屬記敘文,記敘順序非常清晰,故事情節不復雜,易理清文章脈絡,了解文章大意,并能把握文章“審驢”這一重點部分。
二、學情分析
包青天,是我國藝術舞臺上家喻戶曉的一個人物形象,他黑臉如木炭,一身正氣,孩子們在影視作品中對他有所知曉。本課基于孩子們對包公的這一點認識,通過神奇的“審驢”案使孩子們加深對包公的了解,并從中受到教育。
三、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探究、品評審驢中包公的智謀,體會其相關描寫的妙處。
2、比較感受文中人物使用計謀的不同之處,編排課本劇。
3、通過“激趣質疑——細讀課文——合作研究——自主解疑”的方式讓學生與文本對話、深入理解。
4、通過“讀寫結合”的方式,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深入體會包公的足智多謀。
四、教學重點、難點:
根據教材的編排意圖和本課作者的寫作意圖以及課文本身的特點,制定了以下教學重點、難點:
讀懂故事不難,但是要深入體會和領悟包公的足智多謀,則需要學生從課文的細節描寫去看去想。與此同時,“聰明應該用在正地方”,文中的小偷偷驢也使了一招“偷梁換柱”,這個計謀是否用得好用得對呢?故事中的是與非也需引導學生去加以辨別。因此,我明確了以下教學的重點和難點:
品評包公審驢中的足智多謀,采用多種形式有感情地朗讀;比較使用不同的計謀所得到的不同結果。
五、 教學環節
俗話說:“刪繁就簡三秋樹,領異標新二月花”。語文課要姓“語”,要在互動的教學過程中突出語文的味道。在設計教學時,我重視的是引導學生讀中感悟、讀寫結合。因此,教學過程的設計思路較為簡練,分為了以下幾個環節:
第一環節:導入新課
第二環節: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五年級的學生已經具有了一定的自學能力和閱讀能力。因此,讓學生在預習的基礎上,圍繞“為什么審驢?怎樣審驢?結果怎么樣?)”分組認真讀課文,在充分的閱讀中整體感知,并對所提問題展開討論和交流。
第三環節:重點感悟,學生匯報
鼓勵學生發表獨立的見解,充分發揮他們的主觀能動性。教師可對其中問題做以點撥以幫助學生加深理解。
第四環節:讀中感悟,領會含義,課件出示幾個重點的句子。
重點讀“包公了解了案情,皺著眉頭想了想,把驚堂木一拍,大聲喊道??” (“驢”被告的案子很奇,開始也犯難,但馬上找到了解決辦法。體會到包公很聰明。)
“不要給它吃,不要給他喝,把它嚴嚴實實關上三天!到時我再來審它!” (了解包公十分熟悉驢的本性,體會他胸有成竹,明確他的足智多謀來源于他淵博的知識。)
“喂,當差的!把這頭冒名頂替的蠢驢打四十大板,要用勁打!” “現在把它放了,隨它愛上哪就上哪。” (說明包公知道毛驢會逃回自己的家,心里很有把握抓到偷換毛驢的賊。)從這些句子中能體會到包公的遇事冷靜、足智多謀。 第五環節:夸獎包公,升華主題。
1、靜下心來想一想,這個故事里都有誰使用了計謀?結果如何?
2、比較之后,學生肯定都想夸夸包公,所以給學生一個展示的機會,讓學生把想法寫出來,讀給同學和老師聽,升華了人物形象, 深入體會包公的足智多謀,豐富了學生的詞匯量。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