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文言文譯文及閱讀訓練:宋史·洪湛傳
來源:網絡資源 文章作者:奧數網整理 2018-09-11 11:24:59

小學語文文言文譯文及閱讀訓練:宋史·洪湛傳
洪湛,字惟清,升州上元人。曾祖勛,南唐崇文館直學士。湛幼好學,五歲能為詩,未冠,錄所著十卷為《齠年集》。舉進士,有聲,廷試已落,解褐歸德軍節度推官。召還,授右拾遺。端拱初,通判壽、許二州。歸宋,伏閣請立許王元僖為儲貳,詞意狂率,太宗怒。湛坐削職,出知容州。容之戍卒謀竊發者,湛偵知,亟斬之。再遷比部員外郎,知郴、舒二州。湛美風儀,俊辯有材干,曲宴苑中,賦賞花詩,不移晷以獻,深被褒賞。
五年春,有河陰民常德方訟臨津尉任懿納賄登第,事下御史臺,鞫得懿款云:咸平二年補太學生寓僧仁雅舍因仁雅求院之主僧惠秦為道地署紙許銀七鋌仁雅惠秦隱其二惠秦素識王欽若已在貢院因館客納署紙于欽若妻李李密召家仆入省告欽若既而懿預奏名授官,未行,丁內艱,還鄉里。仁雅馳書索銀,形于詛罵。德方者,賣卜縣市,獲其書,以告中丞趙昌言,具其事奏白,請逮欽若屬吏。欽若方被寵顧,乃驛召知許州毋賓古就太常寺別鞫,懿易款,云:有妻兄張駕舉進士,識湛,懿亦與駕同造湛門,嘗以石榴二百枚、木炭百秤饋之。懿之輸銀也,但憑二僧達一主司,實不知誰何?時張駕已死,無與左證。遂以湛受銀,法當死,特詔削籍、流儋州。
初,湛之入貢院,懿已試第三場畢,及官收湛贓,家實無物。湛素與梁顥善,或假顥白金器,乃取以輸官。六年,會赦移惠州,至化州調馬驛卒,年四十一。湛時一子偕行,甚幼,州以聞,特詔賜錢二萬,官為護喪還揚州。因詔命官配流嶺外而沒者,悉給緡錢,聽其歸葬,如親屬幼稚者,所在遣牙校部送之。
(節選自(宋史洪湛傳》)
4.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咸平二年/寓憎仁雅舍/因仁雅求主僧惠秦署紙許銀七鋌/仁雅/惠秦隱其二 /惠秦素識王欽若在貢院/因館客納署紙于欽若妻李/李密召家仆人省告欽若/
B.咸平二年/寓僧仁雅舍/因仁雅求主僧惠秦/署紙許銀七鋌仁雅/惠秦隱其二 /惠秦素識王欽若/在貢院因館客納署紙于欽若妻李/李密召家仆人省告欽若/
C.咸平二年/寓僧仁雅舍/因仁雅求主憎惠秦/署紙許銀七鋌仁雅/惠秦隱其二/惠秦素識王欽若在貢院/因館客納署紙于欽若妻李/李密召家仆人省告欽若/
D.咸平二年/寓僧仁雅舍/因仁雅求主僧惠秦署紙許銀七鋌/仁雅/惠秦隱其二/惠秦素識王欽若/在貢院因館客納署紙于欽若妻李/李密召家仆人省告欽若/
5.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南唐是五代十國時期處于江南的一個政權,定都現在的南京,與北宋曾經共存。
B.未冠,古代禮節,男子年滿二十而加冠,表示是成年人了,故未滿二十歲為未冠
C.拾遺是唐代誄官名稱,和御史臺共同負責彌補皇帝政策的失誤,故有拾遺補闕的說法。
D.晷指日影,我國古代使用測定日影的方法來計時,夜晚則用水漏計時,移晷表示過了一段時間。
6.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洪湛好學聰慧,文思頗為敏捷。他小時候就寫了大量的詩篇,而且還編輯成冊;后來在花園侍宴時寫賞花詩,也是不一會兒就寫成了,深受皇帝獎賞。
B.洪湛觸怒皇帝,受到降職處罰。他在被貶知容州期間,因為匆忙殺掉了密謀造反的當地士兵,再次受到皇帝的處分,被貶到了更偏遠的郴州、舒州任職。
C.洪湛受人諉過,受到不公對待。在一粧科場舞弊案中,他被人誣陷收受了銀兩,結果因證人死無對證,被官府認定受賄;其實他家中并沒有什么財物。
D.洪湛流途去世,引發新規出臺,他死時,只有幼子陪伴,皇帝特別賜錢而且準許回鄉安葬,后來皇帝下詔,凡是流放嶺南的官員故去,依照此例辦理。
7.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欽若方被寵顧,乃驛召知許州毋賓古就太常寺別鞠,懿易款。
(2)懿之輸銀也,但憑二僧達一主司,實不知誰何。
【點擊下一頁查看答案】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